正文

认识自我(14)

开店创业一本通 作者:陈达萌


创业者实现自我价值的十条路径

1. 知行合一 成功创业应在思想上、行动上贯彻“知行合一”。这里的“知”就是我要实现什么创业目标,需要建立什么样的企业,这样的企业需要承担什么风险。“行”就是如何通过行动即执行力实现目标。知是行之始,行为知之成。在创业过程中,如果创业者没有“知”的目标,那行动的路径肯定是不确定的,方向是不明确的。如果没有“行”的动力,那么“知”也就成了空想。知行合一是创业者的必备素质,需要通过创业团队成员之间的配合来实现。

2. 就地取材 对于县市以下的创业者来说,围绕本地资源或特色产业,就地取材,已成为成功创业的正确选择。各地的特色产业也不少,但就地取材、做大做强的企业不多,这正是需要开拓的创业空间,亟待开发的创业资源。就地取材这个“材”可以是有形的特色产业、特色资源,也可以是无形的资源。比如说一首民歌,一个传说,一个故事,一个典故,甚至是几句民谚,只要有价值,都可以引发出一种商品、一种产业、一个知名品牌。问题在于,创业者要有发现的眼光、创新的思路,要认真研究深入发掘。

3. 产业集群 创业,当然不一定非要选择教具项目,但路径选择产业集群却是很有必要的。这已被全国很多地方的实践证明是成功之路。但是要形成集群规模,必须需要时间的积累,有时要花费数年乃至十年时间才能形成今天的产业集群优势。但是集群优势一旦形成,就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因为每个企业都做得很专,有利于提高质量,降低成本,创新技术。这种产业集群通过单个企业的专和整个区域的全,通过单个企业的小和整个区域的大,迅速形成了国内甚至世界范围的竞争优势。

4. 小题大做 “小题大做”之所以有可能成功,是因为有些项目大老板不愿干、小老板干不来。因为市场规模小,容不下大资本,所以大老板瞧不起,正好“山中没老虎,猴子当大王”;小老板一般只会小打小闹、急功近利,没产品创新、品牌建设与维护等意识或能力。生活中的“小题”几乎到处都有,市场缺口永远是存在的。问题是创业者要转变观念,不能以为抓“小题”没出息,要坚信市场是开发出来的。做小生意需要坚持不懈,小商品量大了,不仅成本下降,还能产生集群效应。

5.无中生有 如果一个地方没有资源,自己又没有技术特长和优势,创业者想要摸索出一条通向成功创业的途径,最好的办法就是“无中生有”。只要依靠市场化的头脑与手段,企业依然可以成功地配置、聚集各种生产资源为己所用,屡屡创造出令人惊叹的“零资源现象”、“零技术现象”、“零生产现象”。所谓“无中生有”,不是什么都没有,有的是创业精神,有的是市场经济头脑。这是最重要的,也是最稀缺的。创业一方面是冒险,一方面是脚踏实地。创业者要有敏锐的市场本能,能从混浊不堪的市场中看到空白点,要有先知先觉的敏感度,看准之后,要毫不犹豫,努力去做。

6. 品牌共享 市场经济就是品牌经济,从某种意义上说,创业的成功就是培育品牌的成功。然而,创业企业要想打造出一个响亮的品牌谈何容易。要找到一条周期短、成本低又能打造品牌的正确途径,最好的办法就是进行品牌共享。所谓品牌共享,是指若干家企业基于其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有某种相关性而共同使用同一品牌,以形成整体优势的市场竞争战略。原本资源有限的创业企业可以同一品牌为纽带形成联合体,进行品牌宣传,有效减少成本支出,并使边际效益增大,容易形成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的规模效益。

要实施品牌共享战略应该做到以下三点:

①确定该品牌的产品组合、技术服务标准和目标市场定位;

②寻找共享伙伴,找到一定数量符合品牌定位条件的企业,在共同自愿的基础上达成品牌共享协议;

③扩大品牌影响,注重品牌保护。

7. 资源整合 几乎所有的创业者都不是先有资源再去创业的,而是在创业中寻找资源、整合资源。大量创业的事实证明,资源整合是成功创业的一条重要途径。创业企业所需要的资源各不相同,但整合资源的途径基本相同——这就是合作。在合作中寻找资源,在合作中加快发展。

8. 逆流而上 创业的冲动在于敢于向现状挑战。甘愿承担风险的人,敢于逆流而上,一般选择机会的能力都比较强,因而风险性收入就高。时下,大多数人都求平稳。创业没开始先问有没有风险,一听说有风险便顺流而下,这哪里是创业 创业要承担风险,所有的创业者都是冒险家。市场经济的实质就是肯定稀缺,什么越稀缺,什么就越值钱。中国百富所具备的十大品质位于第三的就是冒险,冒险也是稀缺,因而值钱。

9. 钱散人聚 这里讲的钱是指股权,意指股权越分散,人就越有聚合力。有些创业者在建立自己的企业以后,总是想完全拥有整个公司的所有权和股权,不让股权分散,结果公司的所有员工都是“打工仔”。这种“钱聚”带来的是“人散”。技术人才引不进来,管理人才留不住,就连普通员工也是干一天混一天。一个企业要发展壮大,产权、技术、管理、人才、环境以及公共关系都是很重要的。在所有制形式多元、产权结构多元发展的趋势下,通过股权的相对分散聚集人才,不失为创业企业的成功途径。

10. 走自己的路 创业者创办了企业以后,往往会提出这样的要求,就是希望自己在各方面都比竞争对手强,认为只有达到“全能”,企业才会成功。其实,做到“全能”是不可能的,全能往往是不能。任何企业很难在各个方面都做到完美无缺,都高于竞争对手。创业企业的成功是市场的认可而不是对手的认可,贵在走好自己的路。有些企业成功是因为有效执行创新的思路,而有些企业仅在产品、服务、价位上优于竞争对手从而取得成功。成功创业并无共同特色,有人善于交际,有人木讷寡言,有人长于分析,有人惯用直觉,有人心如细发,有人大而化之,有人懂得避险,有人乐于冒险,有人高度授权,有人独揽大权。重要的是创业者的长处和气质的充分发挥,一如既往地保持创业激情,坚持不懈地发挥创业精神。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