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宗教、社会与个体(2)

社会学的意蕴 作者:(美)乔尔·M·卡伦


大多数社会学的奠基者支持"世俗化命题",即认为工业化的都市社会有着科学-理性之特征,这将最终侵蚀宗教与神圣事物在人们生活中的影响。然而最近有很多学者围绕着这一命题展开辩论。许多批评者认为现代社会并不一定必然会是世俗化的,现代社会与宗教的关系比我们想象的要更和谐。

1 世俗化命题的拥护者

那些继续接受由经典社会学家主张的世俗化命题的学者依然相信工业化和城市化将取代共同体,法律将取代传统和道德,相对性替代了原有的确定性,因此宗教变得越来越不重要了。教堂出席率、对神圣事物的信仰以及宗教在人们心中重要性的下降将逐渐成为现代生活的重要特征。拉里·塞勒是世俗化命题的当代支持者,他有一篇关于世俗化命题的经典文章--《经验研究中的世俗化概念》。在这篇文章中,塞勒(1967)认为现代社会中可能存在不同类型的世俗化:(1)宗教信仰与实践影响力的衰微;(2)超自然或宗教的世界观让位于自然或科学的世界观;(3)社会与信仰之间纠缠不清的状态渐渐被解开,宗教与灵性实践变得越来越私人化;(4)文化也经历了去神圣化的过程,这直接导致了涂尔干认为的传统的圣俗二分被侵蚀掉,宗教信仰被认为与其他思想一样是人类文化的副产品。

世俗化命题最强有力的地区是西欧,在那里宗教实践与教堂出席率是世界上最低的。英国社会学家格蕾丝·戴维认为,西欧大多数人可能相信上帝,但并不委身于特定的宗教团体或者参加宗教活动。这种类型的世俗化被她称为"相信但不委身"(Davie, 1994)。因此,许多社会学家--特别是欧洲的--预测美国将不可避免地变得像欧洲一样,对某些学者而言这一理论几乎变成一条金科玉律,即现代化必然带来世俗化。

2 世俗化命题的批判者

批判世俗化理论的社会学家认为,随着现代化的到来,世界的宗教性并未衰减。他们在美国(以及更广泛意义上的非西方世界)的宗教实践以及全球性宗教原教旨主义的兴起中找到了支持的论据。他们最近的研究数据来自于"宗教与公共生活佩尤论坛",这一论坛公布的数据显示了宗教在美国人生活中的重要性上升以及宗教实践的强度并未减少这两个事实。这两个事实即是社会学家所讲的宗教性。数据表明,美国仍然是一个灵性程度非常高的国家,96%的美国人相信上帝或者"超自然存在物",40%的人认为《圣经》是上帝的话语,一半以上的人每个月定期参加宗教活动,25%的人每个星期参加宗教活动(Masci and Smith, 2006)。美国宗教性的统计结果让我们质疑世俗化命题,后者认为宗教在现代科学社会中的重要性日益下降,并认为这是不可避免的。事实告诉我们,宗教在现代性高度发达的当代社会仍然有着巨大的作用。

彼得·伯格在其经典著作《神圣的帷幕:宗教社会学理论的要素》中(1967:1078)区分了两种类型的世俗化:"文化与社会"层面的世俗化以及"个体意识"层面的世俗化。前者指的是教会与国家在政治与法律领域中的分离以及宗教在艺术、哲学、科学、大众文学、音乐等领域中影响力的下降。个体意识层面的世俗化指的是人们并不用宗教来理解或引导他们的生活情境。虽然伯格在1967年预言道,两种类型的世俗化将会在美国出现。但是在1997年他宣称自己放弃此前一直支持的观点,并且认为世俗化命题已然死去:

我认为,我和绝大多数宗教社会学家在20世纪60年代所作出的关于世俗化的断言是错误的。我们潜在的论据是世俗化和现代性紧密相联--现代化越是发达,世俗化则越严重。这并不是一个多么疯狂的理论,并且我们可以为之找到若干证据。但是我想它从根本上讲是错误的。今日世界绝大多数地方并不是世俗化的,与之相反,其宗教性非常高。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