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背景公元928年
地域背景中国·五代十国
原著来源《雷雨》(曹禺/1934)
电影制作中国/2006/111分钟
电影导演张艺谋
电影编剧张艺谋/吴楠/卞智洪
电影演员周润发/巩俐/周杰伦/刘烨
剧情简介王领兵造反,夺得了王位。他为了更加巩固自己的地位,赶走了前妻,迎娶了梁国的公主、现任王后,以得到梁王的支持。王子元祥是前妻留下的孩子,王跟现任王后也生下了元杰、元成。王后却与元祥有着不可告人的乱伦关系,王一直念念不忘自己的前妻,对外声称前妻已死。王后一直野心勃勃,元杰得知父亲逼着母亲吃毒药,就答应了母亲在重阳节的那天发起兵变,腥风血雨的战争也开始了……
验证张艺谋“自我东方化”伪正史
张艺谋的《满城尽带黄金甲》(以下简称《黄金甲》)一如所料,被影评归入“自我东方化”系列,和冯小刚的《夜宴》等名片风格出奇地统一。电影刻意选择五代十国(907-960)为时代背景,似乎就是为了避开唐代这个西方相对熟悉的朝代,好更畅快地唬洋人;主角一家所属的什么“韩国”,正史上并不存在,也断了历史学家借月旦(语出《晋书》,指东汉汝南地区品评人物的习惯,后来泛指品评人物)考据见报的财路。但就是这样,电影历史时空依然值得探讨,不过此前我们得先厘清一些基本概念。
“皇”Vs“王”:历史基本文法
电影周润发的角色是大王,巩俐是王后,周杰伦是王子。但在英文字幕中,大王译为Emperor,王后是Empress,如此逻辑上就出了问题,因为国王和皇帝在东西方都是不同概念。
在中国,秦始皇推出“皇帝”这名词以前,夏商周天子都用“王”,再之前是传说时代的五“帝”和三“皇”;秦汉后有了皇帝称号,皇帝(Emperor)就可以分封亲属大臣为王(King)。被分封的王所属有国,但并非绝对独立,理论上臣服于皇帝统治下,是为汉代首创的“郡国制”。逐渐地,凡是中国统一时代的天子都称帝,分裂时代一些量力而为的统治者则“谦卑”地称王,或向势力较大的“皇家”政权效忠。例如秦二世死后,继位的子婴眼见六国贵族纷纷复国,就先发制人自动放弃帝号降级为王,不敢厚着脸皮名不副实地称“秦三世帝”。在五代十国,不少国家对外只称王,维持侍奉中原皇朝的表面功夫,对内关起门来当皇帝是另一回事。《黄金甲》中“皇”“王”不分,究竟国家之上还有没有更高层?语焉不详。符合逻辑的唯一解释,就是此国还不敢公然建号称帝,对内却欺众人不懂,过足皇帝瘾,所以大王不断自称“朕”-须知一般只有皇帝称“朕”,王只能自称“孤”。我们可以翻开家喻户晓的《三国演义》,刘备颠沛流离时只敢自称“备”或“我”,晋位汉中王时改口称“孤”,当上蜀汉皇帝才称“朕”。顺带一提,不少电影常有帝王以死后才被追尊的庙号自称,例如“我唐太宗”、“我齐宣王”,以为所有君主都像秦始皇那样自称“始皇帝”,又不像是周星驰那样的故意恶搞,实在惊吓。
在西方,King和Emperor的分野更明显。Emperor只属于帝国(Empire),而帝国是有客观标准的政治结构。虽然不同学者有不同演绎,但一般都视“领土覆盖国家主要民族以外其他民族聚居地的大国”为帝国。1648年以前,在欧洲的Kings和Queens之上,有主权模糊但地位明显更高的“皇”,例如教皇(Pope),或权威源自教皇的“神圣罗马皇帝”(HolyRomanEmperor),那是现代主权国家成型前的年代。就像德国1871年统一前,其核心组成部分普鲁士首领是国王(King),统一后才改称德皇(Kaiser);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在国内一直是Queen,只有提及她作为大英殖民帝国女皇时才称Empress。可见两个名词即使于同一人,也是需要分开使用的。30多年前,一个非洲独裁者博卡萨以全球最弱的国力废除共和,建“中非帝国”,就成为国际大笑话。哈佛大学出版社2000年出版左翼学者迈克尔·哈特(MichaelHardt)和安东尼·内格里(AntonioNegri)的名作《帝国》(Empire),视帝国为民族国家迈向全球化的过渡,亦值得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