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痛苦之书

风格练习 作者:陈宁


有时会收到一些书做礼物,赠送的人也许没有想到,这些书会对收礼者带来什么影响,或者反过来对他们有什么启示。

住巴黎时,有一个女孩子送我一本书,她知道我喜欢法国概念艺术家索菲·卡莱(Sophie Calle)。那本书便是她的一个作品,名叫《精致的痛苦》。作品的内容源自艺术家的亲身体验,关于一次痛苦的失恋,在她还很年轻的时候。为了面对和处理失去所爱的痛苦,她不停问别人:“你最痛苦的经验是什么?”她把别人的痛苦事件记录下来,同时不断重复书写自身的痛,从最巨细无遗的细节开始叙述。

两者对照并列,呈现出奇异的此消彼长力量,一边是自我的放大了的痛,另一边是他人的痛,像亲人的逝去、突然失去视力等等。在持久注视与复述自我的痛之后,她对那件事的描述愈来愈简单无味,而别人的痛则不断滚存、看似无休无止继续下去。自我的痛经过反复观看把玩,以及在他人的痛超渡之下,终于慢慢消减,变得琐碎而累赘,当事人渐次不欲提起。

直至第九十八天,她只写了简单一句:“我爱的男人离开了我。”然后轻轻为作品划上句号,结束了这趟对“痛苦”思考与诠释的旅程,也成功转化成艺术创作。

前几天在书架重遇这本书,又刚好听到这个朋友和另外一些友人的近况,似乎是处在人生比较低潮的时期。忽然就有冲动想把这本书寄回去给她,让她从中得到安慰力量,而这道力量最初始却是从她自身而来。就像一道回力标,以不可思议的轨迹回返。说的是一些对待生命的智慧。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