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背景哪些是可以改变的?需要什么条件?如何改变?定下改变的时间进度表。哪些是至少在当前看来无法改变的?为什么?
★如果有可能,除了自己写下以上的内容,请最了解你的人也帮你写下相同的内容,看看自己的分析和最了解你的人的分析有什么不同。
不要懒于动笔,以为这些问题其实早都知道了。请你静下来,细细分析,写下来,你会发现很多“不尽人意”,是因为你并没有对你要挖的井所处的“背景”一一正视。
(二)发现特质之井
天生我才必有用,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但你必须发现并发掘你独一无二之处,这样你才能拥有自己的一口井。
特质
指构成你个人的各类特征和气质的主客观综合因素。
例如,我们常说的“性格决定命运”中的“性格”。
比如你性格木讷,不擅辞令,那么,别试图一开始就让自己在销售、谈判、辩论领域出类拔萃(在充分认识真实的自我和三分天之后,才能根据情况分析哪些是可以改变的)。如你是个我行我素、追求标新立异的设计人员,也不要试图尝试“我在设计方面已经混得不错,换个社会心理服务工作做,发展一下新才能”。当然,也千万不要将对待生活的态度等同于性格,性格只影响你做事的方式,而态度影响结果。所谓消极、积极,不是性格的结果,是态度的结果。
同样,作为客观的特质,例如我们的外表特征(包括职场上所谓的“职业形象”)、力量,这些外在的特质是我们在职业生涯选择中必须考虑的因素;而内在的特质,例如独特的技能技巧、思维方式、气质、表达能力等,更是我们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
当然,部分特质是可以塑造的。过去很多理论认为所有的特质是人“与生俱来”的东西,是不可以改变的,正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但是,后来我从事的研究和管理实践中的诸多案例修正了这一观念,我发现大部分特质是可以改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