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男孩子为何会用暴力方式来响应生活的原因,如果能够针对这几点深入了解,将有助于我们教导男孩学习面对与处理自己的情绪。
一、男孩子暴力行为背后的动机多半是防卫性,而非攻击性或是掠夺性。
男孩子之所以会以暴力相向,多半是因为他们察觉到威胁的存在,或者是他们要对付挫折与失望。有暴力倾向的男孩并不像大家所想的,是一群?丸酮激素分泌过于旺盛的野兽,事实上他们非常脆弱,在心理上非常需要关怀,他们只是用暴力来自我保护。
二、如果男孩子先入为主地认为这是一个充满威胁的世界,他会用暴力的态度来响应周遭的威胁。在男性文化中存在传统印象,要求男孩子达到传统对男性的要求,一旦他们力有未逮,就很容易在这个文化陷阱里无法自拔,也很容易感受到被轻视。另外,因为经验过残酷文化,让男孩们对于任何的人际关系都存有敌意。最后,因为他们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情绪,同时也不善于察言观色,在所有因素交互作用之下,使得男孩倾向将中立的状况误解为带有威胁性。
三、男孩子通常不了解、也不愿意承认让他们愤怒的真正原因。因为感情教育的错误,使得男孩子无法了解本身愤怒的来源与强度,这使得他们会在让人措手不及的时候突然爆发怒气,或是冲着毫不相干的“中立”目标发怒,通常这个被波及的目标都不是让男孩子感到愤怒的真正原因。
当男孩子看到的世界充满威胁
之前我们提过,男孩子所表现出的暴力大多是反应式的,而不是与生俱来的。这也就是说,男孩子因为感受到威胁,所以他们才展现出暴力,运用暴力将威胁拒于门外,或者是以暴力来回应伤害。如果要了解这是怎么一回事,我们有必要先知道男孩子是如何发现威胁的,或者更确切地说,为何男孩子会经常不顾实际的状况,而将他人视为一种具有威胁的存在?
在现代,男人之间已经不需靠决斗来一决胜负,但是关于男子气概的传统信仰系统仍然存在,他们深信男人必须随时保持强壮的形象,才能受人尊敬。为了荣誉,男孩子必须保卫自己,免于落入被否定的境地。
如果一个男孩子长期忍受残酷文化的嘲弄或否定,他会很习惯地武装自己,以面对不时的攻击。就像是教科书上所说的心理制约一样,男孩们会把同伴关系与恶意的攻击画上等号,而这些攻击可能包括口头的或是身体的。
斯考特今年二十多岁,目前正在攻读管理硕士,他寻求治疗的目的,是希望治疗能帮助他解决职业与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在我们谈话的过程中,他提到最近一次跟未婚妻一起参加一个派对,她发现一旦有人靠近他时,他的身体就会不由自主地紧张起来。跟未婚妻讨论这个现象后,他记起在七年级时班上所有的男孩都喜欢玩一种粗鲁的游戏,大家用球出其不意地砸人。他回忆到每天他都会带一本硬皮的书,走过走廊时用书护着腰带以下的部位,但是这反而让他变成更受欢迎的攻击对象。
除了学校里的身体攻击之外,斯考特在家中从小就受两个哥哥的欺凌,一直到中学才停止。其中一个哥哥特别喜欢攻击斯考特,只要他走进伸手可及的地方,哥哥一定向他的腹部出拳。后来,斯考特发现,只要有人从他身边的走道经过或靠近他时,他的腹部就会不由自主地紧张起来。“真是疯了!”他说,“有点像是被虐症候群之类的,我真不敢相信,都这么多年了,我仍深受其害。”
不幸的是,斯考特并非特例,残酷文化所遗留的痕迹往往超乎想像,让男性的生命终其一生都会受到影响。
在残酷文化与错误的情感教育的双重影响下,男孩子不仅为往日的阴影所苦,也会看到一些实际并不存在的威胁。情感上的近视使感情线索变得模糊,让男孩子会误解事物、他人行动或是言语的意义。麦克?霍莉是
《波士顿环球报》(Boston Globe)的体育专栏作家,他曾说了一个关于棒球明星艾伯特?贝勒(Albert Belle)的故事,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