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是:意见不一致往往会毁了感情,因此,完美的一致性是感情好的基础。这看起来似乎很符合逻辑, 其实则不然。这就好比说服自己,因为吃太多不好,所以完美的一餐应该是吞一口空气。
逃避,其实是寻找“合适人选”的主要特性。注意力会从寻觅者身上移开。他们无需深情;他们以为找到合适的人,爱就容易了,会自然开花结果,自然而然地爱下去。本书的观点正好相反,我要说的是,一个好的伴侣并不一定能够保证爱的蓬勃发展。我们可以想象, 伍迪 艾伦的斯宾塞即使找到理想的伴侣,爱还是会从他身边溜走。爱的问题不在于找对人,而在于从自己身上找到关心别人的方法与能力,也就是爱别人的方法与能力。寻找对的“目标”只会将我们的注意力从寻找“对”的态度中转移。
寻找“合适人选”还存在另一个问题,就是没有注意到感情中优先顺序的改变。一个自以为不想生孩子的女人,可能会在恋爱时有不同的想法。此时,让她改变主意的是这段感情本身。她也许会通过伴侣发现自己原来没有发现的能力和关切。对理想伴侣的精心描绘,就是假定我们在对自己的需要和能力非常清楚的情况下恋爱。这是把感情看成是一种仅仅是套在自己身上的服装,而着装者本身则并不需作任何改变。
针对这个观念,我们要说说拥有长期爱情的人在不经意间的一些评论。在某些情况下,他们也许会说自己原本也可以去爱别人,并不一定要爱这个人。此时,他们真正想表达的意思是,学会与一个人长相厮守包括着如何适应对方。比如,放弃某些需求,向他人学习,改变优先次序。如果你可以和一个人做到这一点,那么和另一个人或许也同样可以 至少和一部分人是都可以办到的。从这个观点来看, “一致性”是爱的成果,而非爱的前提。
我们常常提起“一致性”,这也是现代爱情语汇中最重要的用词之一,那么,其正确的意涵究竟是什么呢?对此,我们必须认识到两点。一方面,忽略品味、需求和兴趣的严重分歧所造成的破坏力,这样未免太过天真;另一方面,因此而推断,逃避冲突就是寻找爱情的前提条件,这无疑也是同样错误的观念。经过思考得出的理性结论应该是:没有所谓的完美的一致性。因此,所有的爱都必须包容某种程度的不一致。理解爱在遇到某种程度的不一致时,如何继续蓬勃发展,这就成了我们将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
柏拉图分派给亚里斯多芬尼的神话的第二个显著的特点是,我们必须回头寻找爱。被劈开的一半渴望爱,必须找到原本在一起的“另一半”才会得到爱并变得完整。根据这个观点,我们会爱上的人是过去曾与我们相连的那个人。显然,在爱的讨论中我们早已确知的事实之一就是,在最初存在之前我们并没有被劈成两半。但柏拉图式的神话被诠释为每个人都曾被分裂的寓言,这在二十世纪曾引起人们莫大的兴趣。事实上,出生前,我们的确与一个人合成一体,我们在子宫里的确也经历过共生,并且,除非情况发展得比较糟糕,否则在童年时我们也经历着共生体验。
在哺乳良好的情况下,婴儿在很大的程度上,是通过母亲的乳房与臂膀而变得完整,而这种完整是一种强烈的、得到普遍认同的满足的象征。的确,我们可以想象到,在童年有疼爱自己的父母陪伴左右时,婴儿都有周期性的、完全满足的感觉。而这些时期对应着神话的初始时期,只是在一些对象上有重大改变罢了。但是这个在婴儿时期的与之紧密相连的人不是日后的浪漫爱情的对象。如果他们彼此相爱,那也就设定了爱的模式 作为成人的我们必须在另一人身上找到(如果找得到的话)记忆中的满足。这种爱的起源观,透过弗洛伊德和梅勒妮 克莱茵(Melanie Klein,英国儿童心理学家及心理分析家)而广为人知,尽管他们作品中对这种婴儿期的描述还夹杂了许多有争议的观点。
童年时代爱的起源观导致了成年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