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sòng杜dù十shí四sì之zhī江jiāng南nán①
(唐)孟浩然
荆jīng吴wú②相xiāng接jiē水shuǐ为wéi乡xiāng,
君jūn?qù春chūn江jiāng③正zhèng渺miǎo茫máng④。
日rì暮mù征zhēng帆fān何hé处chù泊bó?
天tiān涯yá一yí望wàng断duàn人rén肠cháng。
【注释】
①杜十四:指作者的朋友杜晃。之:往。
②荆吴:泛指江南。
③春江:泛指江南一带春来水满的江河。
④渺茫:指烟波浩淼的样子。
荆州和东吴是接壤的水乡,你离去的时候,春天的江水正渺渺茫茫。太阳将要落山,远行的小船将要停泊在何处?抬眼向天尽头望去,真让人肝肠寸断,忧伤至极。
这首诗音节流畅,语言朴素而又感情真挚,充满了对远行朋友的忧虑和关怀。前两句写江南水势的辽阔无边,跟后面的“日暮”、“征帆”恰好相对照,渲染出了孤帆远扬的暮春景色。正因为这一对照,才会使作者发出“何处泊”的疑虑和“断人肠”的感叹。
此诗表达了作者的离别之痛,耐人寻味。
【阅读训练】
1《送杜十四之江南》中的“杜十四”指作者的朋友,“之”的意思是。
2这首诗的作者是朝诗人。
春天到来,江南一带的江河水都涨满了。你们那里的小河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请你仔细观察,然后写一段话描述一下春天的小河吧!
孟浩然陪酒而逝
公元741年,即唐玄宗开元二十八年,诗人王昌龄南游襄阳。襄阳籍著名诗人孟浩然此时患有痈疽(一种皮肤和皮下组织化脓性炎症,局部红肿,形成硬块,表面有脓包,有时形成许多小孔,呈筛状,严重时,可能还会诱发败血症),虽然病将痊愈,但郎中嘱咐不可吃鱼鲜,要忌口。孟浩然与王昌龄是好友,好友来了,好客的孟浩然难免要尽地主之谊,设宴款待远道而来的贵客。汉江中的查头鳊,肥而味美,历来是襄阳人宴席上的一道美味,这次当然也少不了。一时间,觥筹交错,宾客相谈甚欢。忘乎所以的孟浩然见到查头鳊,不禁食指大动,举箸就尝。不料,王昌龄还没离开襄阳,孟浩然就已经病倒,并很快离别了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