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升职记
几天前,朋友的女儿朱小丽应聘成为海达房地产集团行政部文员。初来乍到,她对这家新单位的情况知之甚少,不知该如何做才能给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进而争取留在这家企业工作。招她进来的于经理建议她每天上班早到10分钟,开工从清洁做起。
上班第一天,朱小丽早早来到办公室,将行政总监和其他几位上司的桌椅都擦了一遍,并将茶水准备好。见时间还早,朱小丽又将行政总监桌上堆得很乱的报刊、文件进行了分类整理。当她看到一张旧报纸上写有两个电话号码时,就将号码抄写在记事本上,为防止抄错,她还特意核对了一遍,然后埋头打字。行政总监和另外几位上司一进门,立刻感觉到了办公室的变化,总监嘴角露出一丝不易觉察的笑意。他一坐下,就翻开旧报纸找什么,朱小丽立即说,那两个号码写在记事本上了,行政总监喜出望外。两个月后,行政总监提议重新招聘一名文员,推荐朱小丽做助理,几位主管一致同意。按该集团薪酬制度,行政总监助理月薪1800元,比文员多500元。
【点评】机会就在小事中
朱小丽从普通文员晋升为行政总监助理,看似偶然,其实是一种必然。很多“80后”、“90后”对打扫办公室这样的粗活是不屑一顾的,认为每天做清洁又没有写进岗位职责中,像朱小丽这样每天早早来到办公室做清洁不过是多此一举!事实上,看似不起眼的小事,恰好反映了一个人是否务实的工作态度,很多成功人士都是从这些小事做起,一点一滴地积累起来的。遗憾的是,大多数新员工并没有看到做清洁与个人成功有什么关系。
俞敏洪在北大上学的时候,每天打扫宿舍卫生,为舍友们打开水,一直坚持了四年。十年后,他创办的新东方初具规模时,希望有合作者,他就带着大把的美元跑到美国和加拿大去“挖”那些昔日的同学。那些同学真的就跟他回来了。理由很令人意外,同学们说:“我们回去是冲着你过去为我们打了四年水。我们知道你有这样一种精神,你有饭吃肯定不会给我们粥喝,所以让我们一起回中国做新东方吧。”
古人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上班之前打扫卫生,会创造一个舒心的环境,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工作会创造高效率。这原本也是每位员工自己分内的事情。我们经常在走廊里、电梯间看到踩着点上班的员工,他们一边气喘吁吁地说“又迟到了”,一边往嘴里塞油条、饼干 甚至有些员工进了车间,进了办公室,当别人已经开始工作了,他还旁若无人地大口咀嚼,不以为然。成功与不成功就在日复一日的不同之中分道扬镳了。对于新员工来说,工作中无小事,事事认真对待;工作中无大事,件件具体而微,机会也许就在不起眼的“清洁工作”中。
岗位从学徒开始
未来的文盲不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
美国社会思想家阿尔温·托夫勒
捷足先登:小学徒大作为
我是学习平面设计专业的,毕业后到A公司做宣传推广工作。上班前,我的父母要求我一定要放低姿态,所以我在心底把自己当成一名学徒。每天很早来到单位,跟着老员工一起学习设计产品使用手册,一起制作面向全国经销商的企业市场报。我还跟着老员工学习分析行业内不同品牌的产品设计理念和创意,分析企业文化和产品设计思想,挖掘产品与消费者的利益关系,向经销商和客户征询意见。在休息时间,
我坐在电脑前边学边设计制作。我心里明白,在学校学到的东西是很有限的,还需要再充电,当学徒也是一个很好的“充电”机会,可以学到知识和积累经验,是必须经历的阶段。老员工看到我的勤奋刻苦,也愿意教给我实际的设计技能,跟我分享经验。我的进步很快,不久就能单独设计新产品手册了。两年后,我成了市场部独当一面的部门主管。
【点评】从学徒做起,而不是永远做学徒
对于现在的新员工来说,“学徒”是一个古董般的词汇,胡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