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从狭义货币和广义货币谈起 M1和M2(1)

每天学点金融学 作者:严行方


在金融学中,货币是划分为不同层次的。虽然国内外对货币层次的划分见仁见智,但以货币流动性作为划分依据则是相对明确的。

所谓货币的流动性,是指这种货币或金融资产的变现能力。也就是说,这种货币能不能马上变成现金,以及变现难易程度大小。根据货币的流动性来划分货币层次,流动性越强的货币转变为现金的成本越低,它的货币层次就越高。

各国政府对货币层次的划分各有不同,这里主要看一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中国人民银行是怎样来划分货币层次的。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把货币层次划分为以下三类,分别是M0、M1、M2。这里的M是英文Money(钱,货币)的意思。

本书认为,这里的M0表示层次最高的货币,它不需要经过转换(0次转换)就能变成现金,当然这说明它本身就是现金了;M1表示要经过一次转换才能变成现金,它的货币层次当然要次于M0;M2表示要经过两次转换才能变成现金,它的货币层次当然又要次于M1。如此这般来理解,读者就很容易掌握货币层次的高低概念了。

现金(M0)

现金的货币层次最高,因为它本身就是现金,用不着转为现金。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现金并不包括银行里的库存现金,而是单指银行体系以外流动的现金。更明确地说,是指居民个人手中的现金以及企事业单位的备用现金。这部分货币随时随地可以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所以购买力最强。

狭义货币(M1)

狭义货币的货币层次次于现金,但又高于广义货币。

这里的狭义货币,是指上述现金(M0)加上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两部分。银行里的活期存款虽然并不等于居民个人手中的现金和企事业单位里的现金备用金,但它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签发现金支票转变成现金。

狭义货币对社会经济生活有着广泛而直接的影响,所以各种统计资料中所称的货币主要是指狭义货币。而对各国政府来说,控制货币供应量中所指的货币,也主要是指狭义货币,这是政府调控货币市场的主要对象。

广义货币(M2)

广义货币中由于包括一部分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货币在内,所以它的流动性最低,货币层次也最低。

这里的广义货币,是指狭义货币加上准货币两部分。所谓准货币,又叫“亚货币”或“近似货币”,指银行存款中的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外汇存款,以及各种短期信用工具,如银行承兑汇票、短期国库券等。

准货币中的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外汇存款、银行承兑汇票等,虽然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货币,却可以在经过一定的手续后比较方便地变成真正意义上的货币,即狭义货币。从这一点上看,广义货币包括所有有可能成为现实购买力货币形式的东西在内。

以上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货币层次的划分。而根据中国人民银行依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颁布的《货币与金融统计手册》对货币金融统计制度的修订,从2002年起,中国境内金融机构的外汇业务数据虽然仍然纳入相关货币统计报表,但仍然要把外币存款单列开来,并没有把它纳入准货币的统计范畴。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人民银行划分的货币层次具体表现在:

M0=流通中的现金

M1=M0+活期存款

M2=M1+准货币(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其他存款)

M3=M2+其他货币性短期流动资产(国库券、金融债券、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等)

其中,M3的概念最早出现在1994年12月28日颁布的《中国人民银行货币供应量统计和公布暂行办法》中,是根据当时中国金融工具不断创新的背景设置的。所以,当时中国的货币层次被划分为M0、M1、M2、M3几个层次。M3是在M2的基础上增加一些流动性不强的资产,如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10万美元以上)、货币市场共同基金(机构)、中长期回购协议及中长期存在欧洲非美国银行的美元等。

而在美国,还有M4的说法,即在M3的基础上再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