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利率为什么要不断调整 利率市场化(2)

每天学点金融学 作者:严行方


失效,推进市场化进程。

利率市场化并不是完全放开利率,金融监管不可或缺

利率市场化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这就是说,在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中,金融监管不可一日或缺。就好像无论车速多快,也不能缺少刹车一样。不过在这里,这种金融监管主要是靠中央银行利率、货币政策工具,只有在极少数情况下才能由政府出面进行直接干预。应该提醒的是,利率市场化会增强金融企业之间的竞争程度,加速不良金融企业倒闭,这一点是政府监管部门必须考虑的。

正是在总结国外利率市场化改革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我国推出的指导原则是:“先放开货币市场利率和债券市场利率,再逐步推进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化。存贷款利率市场化按照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长期、大额,后短期、小额的顺序推进。”

据此,我国从1996年起先后放开银行之间的拆借市场利率、债券市场利率、银行间市场国债和政策金融债的发行利率,放开境内外币贷款、大额外币存款利率,并且试办了人民币长期大额协议存款,逐步扩大以至于完全放开了贷款利率上浮空间。与此同时,还实行了人民币存款利率下浮制度,把计结息主动权下放到各商业银行。

利率市场化是我国金融界长期关注的热点问题,尤其是2000年以来更是受到政府高度重视。

经国务院批准,我国从2000年9月21日起改革外币利率管理体制,首先是放开外币贷款利率,由金融机构根据国际金融市场利率变动情况以及资金成本、风险差异等因素,自行确定各种外币贷款利率及其结息方式。

2003年,我国又推出中央银行票据以及2006年开始实行的国债余额管理,创设了短期基准利率市场。

2004年1月,我国进一步扩大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并且于10月29日放开了商业银行贷款利率上限、存款利率下限。

2005年,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报告》,大幅度降低超额准备金利率,完全放开金融机构同业存款利率。

应该说,到目前为止,我国的利率市场化已经覆盖了大部分领域,还没有完全实现市场化的领域主要是以下三块:

银行存贷款利率上下限管理

各个期限的存款利率上限和贷款利率下限,仍然是由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目的是为了保证金融机构有一个合理的利差水平。

企业发行债券的利率管理

中国人民银行在银行之间的债券市场上推出的短期融资券已经实现利率市场化,但对一般企业债券的发行利率仍然是加以管制的,目的是为了要让它与银行贷款利率下限保持协调。

银行之间的债券市场与交易所债券市场依然处于分割状态

金融学点睛

利率市场化是金融改革的关键因素和中心环节。利率市场化改革较好地体现了价值规律,同时也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结果。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