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6 作为父母,您了解食物的属性分类及功效吗(1)

怎么养孩子不生病 作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不同性质的食物适合于不同体质的孩子,因此爸爸妈妈们了解一些食物的属性及功效是必要的。

(1)补气食物。

牛肉:甘,平,入脾、胃经。具有补脾胃、益气血、强筋骨的功效。对于体质虚弱、手足不温、面色萎黄的孩子适宜经常食用。《韩氏医通》:“黄牛肉,补气,与绵黄芪同功。”《医林纂要》:“牛肉味甘,专补脾土。脾胃者,后天气血之本,补此则无不补矣。”

鸡肉:甘,温,入脾、胃经。具有温中、益气、补精、填髓的功效。但需注意:孩子外感未清(未愈)时不宜食用。

粳米:甘,平,入脾、胃经。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和胃、除烦渴的功效。平时可经常用粳米给孩子煮粥食用。《名医别录》中记载粳米:“主益气,止烦,止泄。”《食鉴本草》也认为粳米:“补脾,益五脏,壮气力,止泻痢。”

南瓜:甘,温,入脾、胃经。具有温中平喘的功效。对于冬季遇冷容易发作咳喘的孩子,爸爸妈妈们可将南瓜500克、麦芽100克煮成粥泥,内加少许姜汁,每天早晚各给孩子服用50克,有助于预防冬季咳喘发作。《本草纲目》记载南瓜“甘、温,无毒,补中益气”。

山药:甘,平,入肺、脾、肾经。具有健脾补肺、益精固肾的功效。山药在我国各地均有出产,为物美价廉的补品,被历代医家称为“理虚之要药”。《神农本草经》中记载山药“味甘、温。主伤中,补虚羸,除寒热邪气,补中益气力,长肌肉,久服耳目聪明。”

平菇:甘,温,入脾、胃、肝经。具有健脾化湿、舒筋活络的功效。平菇中含有多种氨基酸,有强壮身体的作用,同时还能够降解胆固醇,调节免疫。《本草纲目》记载其能够“益肠胃,化痰理气”。但平菇自古即有易“动风发病”的记载,不可多食。“动风发病”一词,从现代医学来理解,则多指容易过敏或导致处于缓解期的过敏性疾病如哮喘、湿疹等再次发作。因此过敏体质的孩子以少食平菇为宜。

扁豆:甘,平,入脾、胃经。具有健脾和中、解暑化湿的功效。但扁豆中含有的血球凝集素A、凝集素B均具有毒性,必需经高温才能被破坏,因此以扁豆为食,尤其是喂给孩子,一定要煮熟煮烂。《药品化义》中载:“扁豆,味甘平而不甜,气清香而不窜。性温和而色微黄,与脾性最合。”

马铃薯:甘,平,入胃、大肠经。具有益气健脾、调中和胃的功效。由于马铃薯的皮和芽内含有能破坏红细胞的龙葵碱,因此食用时一定要削皮,并彻底清除其芽。

胡萝卜:甘,平,入肺、脾经。具有健脾化滞、润燥明目的功效。现代研究,胡萝卜富含胡萝卜素、核黄素、叶酸,并含有人体必需的五种氨基酸,因其营养丰富,具有补益之功,因此被人们称作“小人参”。由于胡萝卜中含有果胶,具有止泻的作用,因此对于消化不良而腹泻的孩子,爸爸妈妈们可制作胡萝卜泥喂给孩子吃,可帮助孩子止泻。

桃子:甘、酸,温,入肝、大肠经。具有生津润肠、活血定喘的功效。《随息居饮食谱》记载其可“补血活血,生津涤热”。崔禹锡的《食经》中说桃子可“养肝气”。俗语中也有“桃养人”的说法。但桃子毕竟性温,多食容易使人生痈疖。

葡萄:甘、酸,平,入肺、脾、肾经。具有补气血、强筋骨、利小便、安胎、除烦止渴的功效。葡萄制成干后,糖与铁质的含量相对增加,是儿童、妇女及体弱贫血者的滋补佳品。但古书中也有记载:葡萄“不堪多食,令人卒烦闷眼暗”。

大枣:甘,温,入脾、胃经。具有补脾和胃、益气生津的功效。大枣性质平和,能培补脾胃,自古被列为“五果之一”,其维生素C及含糖量均较高。生食、煮粥皆可。但鲜大枣吃多了不易消化,干大枣多食则易壅滞碍脾,因此大枣虽好,只有少食才能起到健脾的作用,不可让孩子一次大量食用。

(2)补阳食物。

羊肉:甘,温,入脾、肾经。具有益气补虚、温中暖下的功效。《本草纲目》中记载“羊肉补中益气,性甘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