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6 作为父母,您了解食物的属性分类及功效吗(2)

怎么养孩子不生病 作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大热”。对于体弱、阳气虚而手足不温者吃羊肉有益,但对于“纯阳之体”的孩子,即使是手足欠温的气虚质孩子,也不宜经常食用。

河虾:甘,温,入肝、肾经。具有补肾壮阳、通乳、托毒、祛风痰的功效。《食疗本草》中有“动风,发疥疮”的记载,因此有慢性疾病属阴虚火旺者忌食。

韭菜:辛,温,入肝、胃、肾经。具有温阳下气、宣痹止痛的功效。但阴虚内热,有疮疡、目疾者忌食。韭菜味道虽然鲜美,但不易消化,孩子不宜多食。

胡桃仁:又称核桃仁。甘,温,入肺、肾经。具有补肾固精、温肺定喘、润肠、排石的功效。因具有补肾之功,中医说“脑”为肾所主,因此核桃仁也具有补脑之功,爸爸妈妈们常喜欢给正在发育的孩子食用,以期孩子能够更聪明。但要注意,痰火积热、阴虚火旺的孩子忌食。

(3)补阴食物。

猪肉:甘、咸,平,入脾、胃、肾经。具有滋阴润燥、益气的功效。《随息居饮食谱》记载其可“补肾液,充胃汁,滋肝阴,润肌肤,利二便,止消渴”。湿热痰滞内蕴的孩子慎食。

鸭肉:甘、咸,平,入脾、胃、肺、肾经。具有滋阴养胃、利水消肿、健脾补虚的功效。阴虚内热的孩子适合食用鸭肉,以炖食、熬汤为佳。《本草汇》中言鸭肉可“滋阴除蒸,化虚痰,止咳嗽”。

小麦:甘、凉,入心、脾、肾经。具有养心益肾、除热止渴、通淋止泻的功效。《本草拾遗》中说:“小麦面,补虚,实入肤体,厚肠胃,强气力。”

银耳:甘、淡,平,入肺、胃、肾经。具有滋阴润肺的功效。银耳为一种食用菌,被誉为菌中之王,既是滋补佳品,又是扶正强壮之良药。《饮片新参》载:“清补肺阴,滋液,治劳咳。”

木耳:甘,平,入胃、大肠经。具有凉血止血、和血养荣的功效。《神农本草经》称其可使人“盛气不饥、轻身强志”。大便不实者忌食。

桑葚:甘,寒,入肝、肾经。具有补肝益肾、熄风滋阴、养血、消瘰疬的功效。脾胃虚寒及易腹泻的孩子不宜食用。

百合:甘、微苦,平,入心、肺经。具有润肺止咳、清心安神的功效。本品营养丰富,补益而兼清润,补无助火,清不伤正,阴虚质的孩子最宜食用,熬粥煮汤均可。

莲藕:甘,寒,入心、肺、脾、胃经。具有清热润肺、凉血行瘀的功效。莲藕新鲜,清脆爽口,为解暑生津之佳品。热病及其病后均宜食用。《饮膳正要》载莲藕“主补中,益神益气,除疾,消热渴,散血”。

苹果:甘,凉。具有生津润肺止渴之功效。《滇南本草》:“苹果炖膏名玉容丹,通五脏六腑,走十二经络,调营卫而通神明,解瘟疫而止寒热。”

梨:甘,微酸,凉,入肺、胃经。具有生津润燥、清热化痰的功效。《本草通玄》言梨可“生者清六腑之热,熟者滋五脏之阴”。《本草求原》载“梨汁煮粥,治孩子疳热及风热昏躁”。但脾虚便溏的孩子慎食。

荸荠:味甘,性寒,入肺、胃、肝经。具有清热解毒、消食止渴、化痰消积的功效。临床可用于治疗热病烦渴、咽喉肿痛、便秘、阴虚燥咳、痰热咳嗽等。《本草再新》中记载荸荠可“清心降火、补肺凉肝,消食化痰,破积滞,利脓血”。

(4)补血食物。

猪肝:甘、苦,温,入肝经。具有补肝明目、养血利尿的功效。

落花生:甘,平,入脾、肺经。具有补益脾气、润肺化痰的功效。花生因不饱和脂肪酸及蛋白含量高,具有降低胆固醇、防止皮肤老化、增强记忆等功效,因而可被称作“长寿果”。

龙眼肉:甘,温,入心、脾经。具有益心脾、补气血、安神、健脾止泻、利尿消肿的功效。《日用本草》载其可“益智宁心”。《得配本草》载:“益脾胃,保心血,润五脏,治怔忡。”但本品性偏温,一次不可多食。

荔枝:甘,酸,温,入脾、肝经。具有生津益血、健脾止泻、温中理气之功效。阴虚火旺者忌食。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