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三、学校教育中生命教育的缺位(1)

为了生命的尊严:有一种爱,让我们不再陌生 作者:(新加坡)慧汝


作为七大智能板块之一,个人内在智能决定着人生的幸福和生命的质量。然而纵观中国,学校教育尽管覆盖了各个专业领域,却独独欠缺了生命教育。而这一严重缺失也正在助长着学子们内心的冷漠,加速人际关系的单薄和心灵的闭塞。

1没有差生,只有差异

素质教育注重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但“能力”究竟包含哪些内容?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所教授嘉纳提出,人共有7种智能——语文智能、逻辑数学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空间智能、个人内在智能、多元智能。这一论点在美国社会引起强烈的反响,成为推动美国教育改革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嘉纳的这一理论也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启示:

启示之一,不戴帽子。既然人的智能是多元化的,是有差异性的,我们就不应该仅仅根据一两个方面的情况,比如考分,比如课堂表现,比如是否听话等,给学生套上“好生”与“差生”的帽子,也不应该动辄就用排名次等简单化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横向比较,因为这只会扼杀学生的进取心,或者让部分学生产生盲目的自满心理。

启示之二,允许落后。学校不是工厂,学生不是产品,既不能机械化生产,也不能简单克隆。社会需要的是各种各样、各有所长的人才,因此学校不能以同一标准要求和衡量学生。我们应当承认差异,容许差异,鼓励冒尖,也允许平庸甚至容忍落后。寸有所长,尺有所短,注重因材施教,不仅是教学的要求,也应当成为教师工作的一条基本准则。

启示之三,认识自己,充分发挥主动能动性。多元化智能、多样化的个体差异与统一的学校教育模式是一对矛盾体。老师应当帮助每一个学生“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长处,清楚自己的不足,才能不断地进步。所以无论在教学工作还是在班主任工作中,碰到问题,都应当首先启发学生自己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尤其是主观原因,让学生在不断的总结反省中找准自己的位置,自我更新,自我加压,挖掘出最大的成长潜能。

启示之四,发挥优势,走向成功。适合自己,是成功者成功的重要原因。班主任应当鼓励学生认识、重视并发挥自己的优势,培养兴趣,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空间。这是一项富于挑战性的工作。所谓伯乐相马,慧眼识才,对于老师来讲,除了直接指出学生可能具有的优势倾向之外,更重要的是创造条件,充分利用第一课堂,努力开辟第二课堂,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他们各显神通,各展其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取成功的体验,找到前进的方向。(摘自钟祥论坛)

近年来,国内教育界也曾提出过口号:“没有差生,只有差异”。但事实呢?

2010年5月在河南洛阳发生了这样一件事:十五岁的花季少女雷梦佳,因为和女同学打架,班主任老师就组织全体同学投票,选择是留给女孩一次改正的机会,还是让家长把她带走进行家庭教育一周。结果,二十六个同学选择让她离开,只有十二个同学选择再给她一次机会。之后,这个十五岁的女孩再也没有回到学校。三天后,人们在附近的水渠边发现了她的尸体。

据媒体追踪采访后发现,这是一个非常孤独的女孩,更为可怕的是,雷梦佳死后,大部分她身边的人竟都说不怀念她,让人感到这个花季少女生前死后都如影随形的那份可怕的孤独,这是怎样的一种悲剧?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张熙在谈到这一事件时指出:

学生的自主管理最终的目标是达到育人,有的学者也很形象地把自主管理说了六个给予,给予学生地位,给予学生角色,给予学生能力,给予学生个性,给予学生权利和给予学生活动。以六个给予作为自主管理的特质。

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育人,所有的学生都应该在集体的活动中达到个人发展,并不是说通过大多数人的利益来撇去了一小部分人的利益,或者牺牲掉了某些人获得了更大部分人的发展,这个不是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而应该是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初中阶段是学生发展的急速期,也有人把它叫做重塑期。在这个阶段,心理学界一般把它划分为两大部分,初中生一是要有自我认识,二是要有人际关系的认识。这个时候要尊重,要接纳,要以位易位,也就是说以对方的角色来想自己。

班主任完全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场景,通过角色的变换来讨论雷梦佳的优点、缺点,甚至可以用小组的方式对雷梦佳正式的提出来某一些建议,这样的方式可能对雷梦佳而言,她得到一种接纳,在团体中会有好的发展。

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白岩松在其节目中也谈到:

尤其触动我的,或者说是我们所有人都该想想的事情是死后的孤独。因为人走后居然都没有一点怀念,也没有一点点惋惜,也没有一点点说我是不是做错了一些什么,哪怕一点点回忆过去的温暖,没有。只会看到一些这件事情跟我没有关系,这种死后的孤儿可能是我们教育遗留下来的一些问题,或者说正在制造一些问题。它有的时候呈现出来的可怕,我觉得不亚于一个孩子的离去。

民主不意味着就是投票,而投票不意味着就是民主,有的不合理的投票甚至是反民主的。

民主另外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就是少数人的权利也要得到保护。在雷梦佳这个事件当中,一个就是一个,当群体不满意的时候,她是可以被抛离的,所以这是非常可怕的。过去常有的一种说法,叫少数服从多数,再比如说权利,或者说是要选什么人的时候可能会是这样。但是它慢慢变成我们血液里一种多数人的暴政,只要多数人是同意的都可以剥夺少数人的某种权利。权利如果一个人他该有的也是不该被剥夺的。

再说一句,这似乎是我们环境中隐隐约约能够感觉到的一种东西,如果不加以制止,如果不加以提醒,如果不加以改进,我们都有可能是雷梦佳。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时会觉得,如果群体达成了一致的话,个体是不重要的。这太可怕了!希望有一天我们的教育也能够演变成每一个人都是全世界,每一个人都是全部。只有尊重每一个人,才会有一种整体的成长。

雷梦佳的悲剧,不就始于老师定位的偏差吗?让学生们以所谓的“民主”裁断“差生”的去留。本来,一个初一的学生,拥有无限种可能,但是对于老师来说,只拥有一种可能,那就是爱。用爱去激活她无限种可能中好的那些东西。如果老师眼中只有差异,没有差生,那么雷梦佳的悲剧或许能够幸免。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