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9节:四、赢得真挚友谊的好心态(14)

这些心态是必需的 作者:刘登阁


有一天,该隐提议让亚伯跟他一起到野外去,到了野外,该隐就打他的兄弟,并把他杀了。这件事被上帝知道了,上帝就问该隐:“你的兄弟亚伯到哪儿去了?”该隐说:“我怎么知道,我又不是专门来看管他的。”上帝说:“你兄弟的血从地里向我哀告,因而我知晓了这件事。地承受了你兄弟的血,因此,从今以后,你要受地的诅咒,你辛勤耕种,但地却不给你效力,你还要到处流浪。”该隐对耶和华说:“你对我的惩罚超过我的承受能力,你把我从这片土地上赶走,让我到处漂泊,遇见我的人就会把我给杀了。”耶和华对他说:“不会的,因为我要让杀你的人受到七倍的惩罚。”耶和华就给该隐做了个记号,免得人们杀他。该隐就离开了他原来的住所,到耶和华给他指定的伊甸园东边一个叫挪得的地方去了。

该隐杀弟,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桩凶杀案,而这正是由嫉妒引起的。从那以后,人类开始自相残杀的历史。

《论衡》中有这样的话:“等之金也,或为剑乾,或为锋括;同之木也,或梁于宫,或柱于桥;俱之火也,或烁脂烛,或燔枯草;均之土也,或基殿堂,或涂轩户;皆之水也,或溉鼎釜,或澡腐臭。”意思是说,同样是金属,有的被做成兵器,有的被做成农具;同样是木材,有的成为宫殿的大梁,有的成为桥下的支柱;同样是火,有的用来点燃蜡烛,有的用来焚烧枯草;同样是土,有的用来做殿堂的地基,有的用来涂抹门墙;同样是水,有的用于煮粥蒸饭,有的用于洗涤腐臭。物的差别相去千里,人又何尝不是如此?

同样是生活在天地之间,但因为能力、经历、智力、机会、运气、社会背景、志向、性格、思想观念、受教育程度等等各种主客观条件的影响,造成了人千千万万的不同,存在地位的差别、职业的优劣、贫富的差距等等。我们必须正视这些差别,不能怨天尤人,更不能嫉恨他人,要知道物的不同一旦成为事实,是很难更改的,如把一张农民耕作用的犁改造成一把锋利无比、所向无敌的利剑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反之亦然。但人的差别却是可以通过主观努力达到量变或者质变的,比如,靠自己的辛勤努力,可以化贫穷为富裕;靠能力和机遇,平民百姓可以为官,为百姓造福等等。财富的多与少,地位的低和高,品行的好和坏,知识的浅和深,名声的小和大,都处在不定的变化中,应该以发展、变化的眼光看待人生。我们的生活应该是充满信心与活力的,所以,面对人与人之间的差别,你必须消灭自私心理,只有努力,才是唯一的出路。

自己不曾拥有,就快乐地欣赏别人的拥有,不让日子沦于黯淡,不让心绪陷于颓丧,这是我们一生都需要努力去做的功课。

有个人有幸遇见了上帝,上帝对他说:从现在起,我可以满足你任何一个愿望,但有一个条件,就是我必须给双份于你的邻居。那人听了喜不自禁,却又随之一怔,心想:要是我得了一份田产,那邻居就要得两份田产;要是我得了一箱金子,那他就要得两箱金子;更要命的是要是我得了一位绝色美女,而那个注定要打一辈子光棍的邻居,却同时拥有两位绝色美女。那人绞尽脑汁想来想去,还是没有想出什么好办法。最后,他咬咬牙对上帝说:“万能的主啊!请挖去我的一只眼珠吧!”

这个故事不仅让我们触目惊心,而且让我们冷静沉思之后知道:如果让人类自身恶性循环下去,所有美好的东西,也将会成为嫉妒的殉葬品。

嫉妒心理一定程度上带有动物性,许多动物的本性是十分嫉妒的,一只狼可以把比它多抢了猎物的同类咬死。按理说,人是不应有这种属于动物的嫉妒性的,然而不然,政治上、权力场上冷酷无情的倾轧争夺,使得人们弱肉强食,尔虞我诈,势必助长人们的嫉妒心理。这反映了一种病态的社会心理。

嫉妒是一种缺乏自信、深感失落的心理感受,它是人们看到或感到他人的才干、好运、地位、财富以及未来的命运好于或优于自己时,对自己内心的一种深深的刺痛。忌妒心太强的人,往往只注意到别人某方面有着自己难以企及的优势,很少想到自己也有优点,只是拿自己的短处去跟别人的长处相比较,只看到别人的成就和功名地位,因此为了获得心理上的平衡,他们就在不断贬低自己的同时,想法设法去阻止别人的进步,使自己陷进了一种难以自拔的心理陷阱。

《三国演义》里的东吴大将周瑜,嫉妒诸葛亮的才能,千方百计要害死诸葛亮,结果自己被活活气死时,还对天长叹“既生瑜,何生亮”,实在可悲!连标榜招贤纳士的曹操,也难以免俗不妒,他手下有位主簿杨修,聪明过人,每每猜破曹操心计,以致曹操口中称赞,“心实恶之”,竟然在汉中失利时,借传口令一事,以惑乱军心罪,把杨修杀死。这种病态社会的病态心理屡见不鲜。

古代著名政治家、诗人屈原,曾多次向楚怀王进谏,提出过许多有利于国家富强、人民安居乐业的改革建议,开始深受楚怀王信任和赏识,授予他左徒的高位,但却因此引起了楚国贵族特权人物的嫉妒和愤恨,于是他们形成了一个反对屈原的小团体,常常在楚怀王面前造谣中伤屈原。楚怀王听信谗言,两次疏远屈原,导致了自己成为秦国阶下囚的下场。楚顷襄王继位后,屈原继续上书倡议改革,这又引起奸臣小人更深程度的嫉恨,他们再次在楚顷襄王面前极尽诽谤诬蔑之能事,于是昏庸的楚顷襄王不仅撤了屈原的职,而且把他流放异地,楚国终于被秦国攻占。面对沦陷的祖国,不愿做亡国奴的屈原只得带着政治理想无法实现的苦闷,怀着满腔爱国热情投江而死,以自己的生命诠释了一个爱国者高洁的灵魂。与其说屈原死于自杀,不如说屈原是死于嫉妒这把杀人不见血的屠刀之下。

自古以来,无知者不能容忍大智者,平庸之辈对贤良之才恨之入骨,正如俗话所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山突于群,丘必嫉之。”一旦有人在工作中取得了一点成就,就会引起嫉妒者的吹毛求疵,求全责备或在背后指指点点,讽刺挖苦。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我觉得中国有时是极爱平等的国度,有什么稍稍显出特长来就会有人拿了长刀来削平它。”嫉贤妒能,其结果只是把一些有棱角、有才华的人变得平平庸庸,碌碌无为,助长了一些平庸之辈的气焰。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