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在彼此身上看见孤独(2)

当贝利遇到艾丽斯 作者:(英)贝利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我们早就该安心了,因为我们已经结为夫妻。小说家安东尼?鲍威尔在他的回忆录中指出:婚姻可不像人类的其他经验。你可以跟一个人同居多年,但一点都不觉得你们是一对夫妻。若不想继续同居,你大可以下定决心,跨出那重大的一步――就像我和艾丽斯那样――然后你就会发觉,你一下子跨进了一个截然不同的感情和行为领域。诚如鲍威尔所说的,你若想知道婚姻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你就必须亲身体验它。“除此之外,别无方法”。

跟艾丽斯的母亲见面,也让我们感到安心。她人很好,外表看起来比她的女儿年轻得多。艾丽斯出生那一年,她才19岁。那时她住在爱尔兰首府都柏林。一位来自北爱尔兰首府贝尔法斯特、才加入军队不久的年轻人,爱上了这个都柏林姑娘。那是1917年的事。让艾丽斯感到颇为自豪的是,她那位在农庄长大的父亲,被甄选入英国陆军的自由民骑兵团――国王爱德华统领的马队。他老人家因此保住了一条命,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骑兵根本无法参与战壕战。年轻时,艾丽斯的母亲是一位前途颇为看好的业余女高音,但结婚后就不再登台演唱了。在某种程度上,艾丽斯继承了母亲的好嗓子。让艾丽斯感到遗憾的是,母亲为了家庭放弃了她的音乐事业。

她失去了音乐,却得到了艾丽斯。这个女儿是在难产的情况下辛辛苦苦生下来的。在那之后,母亲就打定主意,从此不再生孩子了。艾丽斯后来告诉我,尽管母亲从没公开表明这点,但凭着直觉她看得出来,母亲这辈子不想再有小孩。我提醒艾丽斯,如果他们家有更多小孩,如果她母亲给她父亲生下一个儿子,她自己的一生肯定会发生重大的改变。身为独生女,她跟父母亲相处得很好,一家三口和乐融融。爱尔兰独立战争爆发后,这个小家庭迁居到英格兰。父亲在政府机关找到一份差事,当起小公务员来。艾丽斯的童年是在契斯维克镇一栋半独立式住宅中度过的。最初,她在学区内的佛勒贝尔?费伊学校就读,后来转到布里斯托附近的巴明顿学校。这是一所很好的私立女子寄宿学校。为了女儿的教育,她父亲不惜作出任何牺牲,甚至向亲友告贷,但这样做却违反了他们家的门风――她父亲是在贝尔法斯特一个崇尚节俭、信奉上帝的家庭长大的,尽管结婚后她父母亲都没有特定的宗教信仰,也不隶属任何教会。艾丽斯的童年就是在这种无神的、逍遥自在的环境中度过的。

进入牛津大学,选过几门哲学课、接触到柏拉图后,艾丽斯对精神生活的兴趣才开始萌芽。精神生活是她内心想象世界的一部分,从不曾显露在外头。年轻时,她常谈恋爱,但她的恋爱方式以及她爱上的那些男人,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她对智慧、权威和信仰的追求,而这种追寻,每个人在一生中的某个阶段――不论年轻或年老――都曾经做过。同时,我却也觉得,艾丽斯个性中有其强悍、难以捉摸的一面;我猜,这是她从北爱尔兰祖先身上继承到的一种谨慎性格。她经常爱上她心目中代表精神权威、智慧、仁爱、甚至某种诡秘力量的男人;对她来说,这是心灵修炼过程中的必要冒险。她渴求这桩经验,她需要这种冒险,但她毕竟太聪明、太机灵,绝不会让自己陷身牢笼中,任由男人主宰。就像她的小说《 钟 》的女主角朵拉?葛林菲德,艾丽斯每次一察觉情况不对,随时都可以逃之夭夭,消失无踪。她在感情上的冲动,到头来都会受到“常识”约束。

少女时代无忧无虑的生活――她跟父母亲和同学们都相处得很好――使她在成长过程中,开始感受到内心有一股强烈的渴求:她需要崭新的、跟以往生活形成鲜明对比的人生经验。然而,每次跟父母亲在一起(就像跟我在一起时那样),她仿佛又回到了天真烂漫的童年――我想,这才是她的真正本性吧。在母亲面前,艾丽斯的态度显得非常自然,毫不造作,就像一对姊妹似的(艾丽斯看起来像是姐姐)。那时她父亲刚退休,卧病在床,第二年就因癌症逝世。(他老人家生前每天抽六十根香烟,而她母亲也是一个老烟枪。)艾丽斯从小就跟爸爸很亲。他过世后,艾丽斯哀痛逾恒,但她立刻就振作起来,凭着本能,取代她父亲在她母亲生命中扮演的角色。但愿,当初我有机会跟艾丽斯的父亲相处,好好认识我这位岳父大人。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