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试探识真情(1)

破局 作者:莫可


这是一个伪装的时代。每个人都会给自己戴上形形色色的面具。在生活交际当中,你很难判断出对方向你所说的哪一句话是真,哪一句话是假。都说人心隔肚皮,想要不陷入别人所设的局里面,识得对方的真情,试探不失为一个好的方法。

可以说,“西安事变”是张学良一生之中最为耀眼的一场戏。而这场戏之所以能够得以上演,很大方面应该归功于杨虎城的试探法。

东北易帜后,张学良曾积极支持蒋介石用武力统一中国,并在中原大战中给蒋以关键性的支援。然而正是这个蒋介石,在日寇大兵压境下,严令他对日不准抵抗,先失去东北三省,后又丢掉热河,还代蒋受过,被迫“下野”出国“考察”。1934年回国后,蒋又命他率东北军先到鄂豫皖“剿共”,后又到陕甘“围剿”红军。两次“剿共”使张学良损失了几个师,蒋不仅不体恤,反而顺势取消了东北军两个师的编制。蒋用打内战来消灭异己使他愤恨不已。

10月22日,蒋介石在西安分别召见张学良和杨虎城,胁迫他们攻打红军。张、杨表示应联共抗日,即遭蒋喝斥。蒋还将嫡系部队约30个师调到以郑州为中心的平汉、陇海铁路沿线,随时准备进攻陕甘的红军。10月27日,蒋在西安向军官训练团和东北军、十七路军部分军官训话,说:“我们最近的敌人是共产党,为害也最急;日本离我们很远,为害尚缓……不积极剿共而轻言抗日,便是是非不明,前后倒置,便不是革命。”在这之后又发生了蒋介石逮捕沈君儒、章乃器等爱国人士的“七君子事件”。

蒋介石不顾民族危亡,顽固坚持“剿共”和打击抗日民主力量的恶劣行径,使张、杨两位将军痛心疾首。

12月4日,蒋介石又飞到西安,再次严令张、杨开赴陕北“剿共”,并由中央军在后督战。如他们不愿去,便将东北军调到福建,将十七路军调往安徽,由中央军接替赴陕甘“剿共”。12月7日,张学良再次去说服蒋介石放弃“剿共”,团结抗战。回顾东北三省丢失,华北又在日寇虎视之下,张学良声泪俱下。然而蒋介石竟拍了桌子,说:“现在你就是拿枪把我打死,我的剿共计划也不能改变!”

在这样的形势下,张学良和杨虎城频繁晤面,都有心对蒋发难。可对于这样一个关系到身家性命和国家前途的大事,在对方亮明态度之前,谁也不敢轻易开门。眼看形势越来越紧迫,双方却是欲说还休。

杨虎城手下有个著名的共产党员叫王炳南,张学良也认识。在又一次的晤面中,杨虎城便托他之口说道:“王炳南是个激进分子,他主张扣留蒋介石!”张学良马上接口道:“我看这也不失为一个办法。”于是两个聪明的将军开始商谈行动计划。

当时,张学良的实力比杨虎城大得多,且又是蒋的拜把子兄弟。杨虎城如果直接把自己的观点摆在张的面前,而张又不赞同,后果实在堪忧。于是便借了并不在场的第三者之口传出心声,即使不成也可全身而退,另谋他策。这么做,兼有拉“挡箭牌”的自保功用,妙不可言。

在这样的试探的帮助下,西安事变得以上演。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华清池武装扣留了蒋介石,囚禁陈诚等十余人;宣布取消“西北剿匪总部”,成立抗日联军西北临时军事委员会,张学良、杨虎城任正副委员长;并通电全国,提出改组南京政府,停止内战,共同抗日,实行民主政治。后经各方谈判,终于使得蒋介石改变了“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从此中华民族得以团结在一起,一致抗日。

可以说,正是杨虎城的试探成全了张学良的千古功名。如果杨虎城不试探的话,贸然行事,就很容易掉进别人设的局里面。所以,通过试探得到真情,就能够避免自己掉进别人的局里。

在生活当中,先试探,后深入应当成为我们谨慎行动的准则。为什么?古人曰:“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人心难测,真话难得,尤其是那些所谓见过世面的人,见面就寒暄客套,东拉西扯,不明所以,莫测究竟,甚至像俗话说的:“当面喊大哥,背后操家伙”。这样,往往一些直肠子的人,也就是不懂试探之道的人免不了吃苦头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