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试探识真情(2)

破局 作者:莫可


要把握人的内心,试探的办法很多,有像杨虎城那样旁敲侧击套真话,用弦外之音暗示他人的,甚至还有反激的方法加以试探的。试探的手段不拘一格,目的却只有一个,那就是得到实情。我们来看看潘崇是怎么让太子商臣通过激怒他人来获得真相的。

楚成王打算立商臣为太子时,就此事征求令尹子上的意见,子上说:“君王您现在年轻,又有这么多宠妾。如果现在立商臣为太子,以后又想另立您宠爱的姬妾生的儿子,再废黜商臣时,可能就会引起内乱。以前楚国立太子,常常立年轻人,何况商臣这人,有着黄蜂一样的眼睛,豺狼一般的声音,是个残忍的人,不能立他为太子。”但楚成王并没有采纳这个意见。

到了鲁文公元年,楚成王又想废掉商臣,改立王子职为太子。商臣听说这件事,拿不定主意,就去问他的老师潘崇:“如何才能了解这件事的真伪呢?”

潘崇说:“您宴请成王的妹妹江,席间故意对她不尊重,激她说出真相。”

商臣采纳了潘崇的建议。果然,江在席上怒声大骂:“好啊,你这个卑贱的东西,难怪君王想废掉你,改立王子职为太子。”

商臣赶紧告诉潘崇:“确实有这样的事。”

潘崇问商臣:“您甘心做王子职的臣子吗?”

商臣说:“不甘心!”

潘崇又问:“你会不会离开楚国?”

商臣说:“不会。”

潘崇再问:“你敢不敢发动兵变?杀君王?”

商臣答道:“敢。”

十月,商臣率领东宫守卫包围了成王的宫殿。成王想拖延时间,因为熊掌很难做熟,就以此为借口,请求让他吃完熊掌再死,商臣没有答应。十八日,成王上吊自杀。楚国人给成王加谥号为“灵”,成王虽死也不瞑目。至到把谥号改为“成”,他才合上了眼睛。

商臣即位,是为穆王。因潘崇帮助夺位有功,商臣把自己做太子时居住的宫室以及宫室内的财物、奴仆全都赠送给潘崇,并封他做了太师,兼管宫中的侍卫军。

潘崇这一招非常的高明。在那样的条件下,如果用“软”的方法来获得事情的真相,由于事关重大,他人必然守口如瓶,而难以奏效。然而潘崇选择了通过激怒他人,使他人的情绪不受控制的时候,吐露事情的真相。

精明的政客,在采取重大行动之前,一定会先试探各方面的反应。清朝康熙皇帝亲政时,对许多大臣实行了一连串的“削藩”行动。盘踞在云贵的吴三桂十分担心康熙对他也下手,便主动请求撤藩,其实是想试探朝廷的态度。康熙判断,吴三桂迟早会反,不如先发制人,顺势利用他自愿请求的机会,于是诏告吴三桂,同意他撤去藩镇。

吴三桂没想到皇上真会同意他的请求,又急又恨,决定起兵反清。但此事非同小可,人心向背非常重要,他想先试探一下军心,于是,他带着军队去祭拜明朝皇帝的陵墓。他当众跪在墓前磕头作揖,嚎啕大哭,趴在地上半天不起来。他这一哭,把军士的眼泪都引出来了,全军上下,群情激愤,一片哀声。吴三桂见此情景,暗自高兴,趁热打铁,乘机打出了“复明讨清”的旗号,公开与清朝翻脸。

从吴三桂一察龙颜,二探军心的两次行动来看,他是精于投石问路的试探之道的。

试探识真情,能使自己避免陷入局中。当然,试探本身也包含暗示,让对方明白自己的意图,看看对方的反应态度。人的内心世界常常是一个打不开的“黑箱”,通过有目的的试探,就可以收到一些信息反馈,研究这些反馈信息和它们的变化规律,就能由此推断“黑箱”中到底是些什么东西。

所以,想要破局,首先要识别他人的真实意图和想法;而想要明白他人的真实意图和想法,试探法是一条可以走的途径。需要注意的是,试探最好做到浑然天成,不能让对方看出你是在试探。不然不但得不到真实的情况,反而会被对方所利用,成为引诱你走进圈套里面的工具。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