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慧眼鉴实情(2)

破局 作者:莫可


当听说司马昭的儿子已另行定婚后,阮籍的酒也自然地醒了。阮籍正是通过这种长醉不醒的方法,拒绝与司马氏联姻,拒绝与司马氏集团同流合污。

司马昭对阮籍拒绝与自己联姻,感到十分恼火,于是,就想方设法来找阮籍的岔子,以置阮籍于死地。

司马昭派心腹钟会,经常去阮籍家,以访问求教为由,想请阮籍谈谈对时政的看法,并虚心地请阮籍提些治国良策。想以此来看看阮籍的态度,以便加害阮籍。

阮籍生逢乱世,早已将功名利禄置之度外,抱定口不臧否人物的宗旨。所以,为了不使司马昭计谋得逞,每当钟会来时,阮籍总是喝得酩酊大醉。钟会同他偶尔讲两句话,阮籍也是舌头僵硬地胡说两句谁也听不懂的语言。钟会无法同阮籍对话,也就无法知道他的政治立场。就这样,阮籍避免了一场又一场的政治灾难。

后来,阮籍听说步兵营的人善于酿酒,有多年陈酒三百斛,就要求去当个步兵校尉,以终日饮酒而“遗落世事”,故人们又称其为“阮步兵”。 

阮籍为什么要这样买醉?就是因为阮籍是一个具有大智慧的人。他看清了司马昭的儿女亲只是为自己设的一个局。只要自己答应了这门亲事,那就等于是钻进了司马昭的局里面。通过醉酒来一再拖延时间,最终拒绝了司马昭的亲事,使得司马昭的纳亲之局没有能够得逞。再后来,当钟会前来试探的时候,阮籍又一次认清了钟会的用意,于是又用醉酒的方法,使得钟会不能知道自己的政治立场,再一次破了司马昭的局。

春秋时,鲁国的执政者季孙有一个家臣,名叫阳货,操纵了季氏的权柄。阳货听说孔子仁贤,想拉拢孔子出来,给自己出谋划策,便几次三番送信给孔子,要孔子来拜见他。

孔子是一个贤明的人,当然具备一双慧眼。他心里立刻知道阳货心里打的是什么算盘,明白了这其实是阳货所设的一个局。于是,孔子慧眼看穿了阳货的计谋后,就想办法不陷入阳货的局里。所以孔子不管怎样,就是不去。而阳货又不肯放下臭架子,先去拜访孔子。这样,双方僵持了好长一段时间。

终于,阳货想到了一个花招,他派人打听孔子的行踪,当听说孔子已外出时,阳货便亲自到孔子家,给孔子送去一只蒸熟了的小猪。

依照当时的礼节,大夫或相当于大夫的贵族如果对士有所馈赠,士如果不在家,没有亲自拜受,事后就必须亲自去向馈赠者答谢。阳货想通过这种方法,引孔子上钩。

孔子回来后,发现几案上陈列着一只香喷喷的烤猪,问家人这是怎么回事,家人告诉了孔子事情发生的经过。孔子知道这是阳货引他上钩,有意赚他前去拜阳货,不免轻轻地笑了笑。他想了想,忽然心生一计,便大口大口地享受着阳货送来的美味。

第二天,孔子开始在暗中观察阳货的动静。一天,只见四匹马拉着一辆车,上面坐着阳货,后面还跟了一些家丁,从阳货的住处出来了。当“得得”的马蹄声已经走远,孔子就整了整衣冠,叩响了阳货家的大门,向阳货的家人表示了谢意,孔子巧妙地“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终于了却了一个心愿。

孔子的这一招“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招数,实在是漂亮。阳货本来已经为孔子设了一局,就等孔子往里面钻。但是孔子却看出了阳货的这一计谋,明白阳货送给自己小猪的背后,其实还有其他的目的,于是就用了阳货自己的招数上前答谢,就这样漂亮地化解了阳货的这个局。

能不能化解对方的局,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识破对方的计谋。能识破,就能想办法化解;不能识破,就只能等着被打败。所以,具备一双慧眼,多长一个心眼,凡事多思考而后行,方能免于入局。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