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拜访百三老人周有光先生并被他迷住,便找先生各种各样的著作来读。《百岁新稿》和《学思集》(周有光文化论稿)中的有些文章,我反复细读,那感觉,用“振聋发聩”、“顿开茅塞”等词形容,似乎也不过分。
我最感兴趣的,是周先生阐述的“双文化”观点。记得十多年前,临近世纪之交,许多知识分子都在对文化问题进行反思。学界耆宿季羡林先生提出“21世纪是东西方文化的转折点”,“世界文化的接力棒将传到东方文化手里”,所谓“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这个论点在理论界和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人们对这个美好的预言充满憧憬。我就是那个时候拜访过季羡林先生,亲自聆听了他的上述观点,并写下《接过文化传递棒》的访问记。
但接下来,就有人对“河西河东”论提出质疑,不知是否季先生本人也觉出不妥,总之这个说法是不大被提起了。如今,我们已在2l世纪生活了八年,该怎样重新认识所谓“东西方文化”问题呢?我觉得周有光先生的“双文化”观点,给出了最好的答案。
首先,周先生不赞成把人类文化分为东方和西方的“东西两分法”。他认为从地区分布来看,有四种传统文化:1.东亚文化,2.南亚文化,3.西亚文化,4.西欧文化。西欧文化传到美洲成为西方文化;东亚、南亚和西亚文化合称东方文化。文化的流动不是忽西忽东,轮流坐庄,而是高处流向低处,落后追赶先进。这样,人类文化才能不断前进。
周先生认为,人类文化是随着人类社会在聚合运动中前进的。部落文化聚合成城邦文化,城邦文化聚合成国家文化,国家文化聚合成多国区域文化,多国区域文化聚合成人类共同的国际现代文化。什么是“国际现代文化”呢?周先生说:“先进国家已经行之有效、权威学者们一致公认,正在全世界传播开来的有利于人类生活的知识和事物,就是全人类‘共创、共有、共享’的国际现代文化。”它的精髓是科学,既包括自然科学,也包括社会科学。而科学是一元性的,不分民族,不分国家,不分阶级,不分地区。世界各地的传统文化,相互接触,相互吸收,其中有普遍价值的部分融入国际现代文化。与此同时,各地传统文化依旧存在,但是要不断进行自我完善。因此周先生提出:“在全球化时代,世界各国都进入国际现代文化和地区传统文化的双文化时代。”
周先生说,环顾世界,到处都是双文化现象,内外并存,新旧并用,实行双文化生活。他举例:食,中菜和西菜;衣,中服和西服;住,四合院和公寓楼;行,汽车和马车;卫,中医和西医;教,学校和私塾;娱,图画、音乐、舞蹈、小说、戏剧,中西合璧,彼此模仿。在电视里看京戏是“寓中于西”,东方的城市生活一天也离不开源于西方的交通设备、通信设备和各种各样的电气设备。
他说,中国文化原来就不是单纯的,它是中国儒学和印度佛教以及其他因素的混合物。佛寺多于孔庙是古代双文化的遗迹。“大清帝国”改名“中华民国”,又改名“中华人民共和国”。这就是宣告中国双文化时代的开始。“中华”属于中国文化,“民国”和“人民共和国”属于西方文化。“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双文化,“一国两制”是双文化。大学里传统文化课程少,西方文化课程多,这是“向外倾斜”的双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