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为斯堪的纳维亚公司作专题演讲并接受各种媒体跟踪采访之后,我约凯文·凯利在哥本哈根的一家小餐馆共进晚餐。他看起来似乎筋疲力尽,脸色苍白,近50岁的样子,有一双忧虑的眼睛、稀疏的头发、一抹稍纵即逝的微笑。他的举止友善、谦和。他一边用餐一边还要应付我接踵而至的问题,其中他的一个回答深深铭刻在我的脑海里,当我问到那些成功建立和成功运营商业的人的心理状态是否会发生变化时,他沉吟了一下说道:“不,本质上不会。”接着边咀嚼边陷入了沉思。
他说:“参与经营的人形形色色,他们均有着各自不同的故事。那些成功的人会改变他们的心理状态吗?不会的,我想这种改变不会发生。反过来,我也许应该重新调整自己的思路,条条道路通罗马,我想成功也许不需要什么特定的心理状态。以我的观点,大多数成功的商业经营是人物个性的折射,同时,大多数成功的商业经营也成功地将人物个性发挥到极致,没有什么特定的经营模式。可以有像宝洁公司以及联合利华等这样一直称雄的大公司,也有专制型的经营模式,还有家族型的经营模式以及杰克·韦尔奇式的经营模式等等不一而足。但这些不是我们要讨论的。”――他用自己的餐叉做了一个向左刺的姿势――“将会出现一批前所未有的商业类型及前所未有的个性化人物。”
引领潮流
诸如波特等原学院派人物如何运营自己的公司?答案是他们注重创新,他通常将自己的成功归因于“引领潮流”,他非常钟爱这句话,以至于他将该句话的每个字母大写并将其放置于年度报告的首页。他也经常提醒人们经营公司是一种长途跋涉,他最喜欢向记者描述自己是一个“长途跋涉者”。的市场价值的变化趋势取决于其技术是否领先潮流,这值得深思,但是它的核心价值将使它永远能够所向披靡。
他解释道:“所做的不仅仅是制造掌上电脑,也不仅仅是欧洲众多便携式数据通讯公司中的一个。我们所做的是创新和发展,与此同时,我们一直都在引领潮流。我们一直在前进,运用我们所拥有的高边际利润的产品和市场来获取高附加值,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不生产廉价的计算器、传真机,而生产尖端的掌上电脑、数据卡。抓住创新和获得高附加值这条商业哲学,你就能够在这个特殊产业中开发出你所需要的东西。”
他说自己的管理风格是一种“社团风格”。团队中的许多人从他创业之初便一直追随他,同时他对他们也无限忠诚。在最早的时候,每个人都致力于产品开发,甚至非常务董事都参与进来。我们对每件事情都进行认真讨论。
丹尼·菲兹曼是一名钻石商,也是阿森纳足球俱乐部的最大股东,10年前购进的大宗股票,如今已成为的非常务董事。他说他们的团队是有着非常凝聚力的团队,他们紧紧团结在波特的周围。但是正如许多人设想的那样,事实并非如此,这并不是一个人的乐队,总归会有些不和谐音符。归根结底,是因为大卫擅长所有的事情:理解市场规律,平衡收支状况,他是一个稀有动物,既拥有理论知识又拥有商业头脑。
从何时起学院派人物开始成为一个优秀的老板?波特说:“不是智慧,而是无所畏惧的精神。”这也是他在获得三一学院提供的奖学金后由南美洲来到英国就读于剑桥大学学习自然科学的原因。后来,在英国他与一位记者结为夫妻,从伦敦的皇家学院获得博士学位,在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停留一段时间后,回到皇家学院任职,在那里他出版了一部重要的有关计算物理方面的教科书。他说他一直热衷于商业,但是,他的研究助手却认为他在美国的经历对他影响很大:在加利福尼亚,学术与财富两条道路的界线十分鲜明,而其他一些圈内的朋友则认为他得益于妻子的支持。他的妻子是他智囊团中的一员,曾在《星期日泰晤士报》参与有关安眠药事件的报道,她支持他寻求另外的发展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