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塑造孩子的性格(14)

父母的品格:决定孩子的一生 作者:(日)坂东真理子


要使孩子自立,父母首先得自立。

父亲也要照看孩子

在挪威和瑞典这样的北欧国度,有专门针对父亲的育儿休假。瑞典的育儿休假一共有480天,父母双方可以自由分配。但其中有60天只有父亲可以享受的育儿休假,叫做“PaPa Quota”。如果父亲不享受休假的话,育儿休假的总时间就会被缩短。这个制度开始于1993年,到第二年1994年男性休假率是40%,现在,这个比例已经上升到90%。

令人吃惊的是,在挪威看孩子的父亲们都以育儿为荣,都非常快乐和开心。或者说,在挪威,父亲能够在家看孩子是一种社会地位的象征。因为只有时间上有自由支配度的职业才能在家享受育儿时光。

可是在日本,看到父亲在家育儿的话,会禁不住使人联想“他的太太一定很强势”或者“太辛苦了,一定很累吧”。对于男性参与育儿这件事,很多人甚至持批判态度,认为“母亲和父亲的分工不同”、“两个人都当母亲的话,儿子没有父亲作为榜样,容易失去男子汉气概”。

反过来说,父亲一心扑在工作上,带着一身疲倦回家,什么家务也不做就很好吗?所以我认为这种想法完全没有道理。

母亲一天24小时独自看孩子的话,无论精神还是肉体都会非常疲惫。很多专职主妇的家庭反而只有一个孩子,是不是很意外?从这个情况也能看出来在看孩子这件事上如果没有可以分担的伙伴,一个人照看孩子将会非常困难。在日本,父亲帮着照看孩子的夫妇,往往感情会更深,生第二胎的可能性也更大。

孩子长到三四岁的时候,不再需要喂奶、换尿布。因此父母的职责也会随之发生改变。父亲可以和孩子一起打扑克、做游戏、讲学校和朋友的事情、做家务等等,父亲和孩子一起行动,有很多机会发挥不同于母亲的作用。

即使相同的话题,如果能转换视角,孩子也会觉得新奇。对3岁到9岁之间的孩子来说,无论是严父慈母还是慈父严母,夫妻都可以分工合作共同培养孩子。重要的是,夫妻双方要互相信赖、勤于沟通。

过去,像年长的姐姐、爷爷奶奶等母亲以外的家庭成员也会一起参与育儿工作。明治初年,曾有一位叫伊莎贝拉?露茜波尔德的英国女旅行家,周游日本东北的农村,写下了《日本腹地纪行》一书。书中写到当地很多父亲抱着自己的孩子聚集在一起聊天,向别人夸耀自己的孩子。作者对当时日本的男性如此深入地参与育儿工作表示了极大的赞叹。

在家庭构成越来越微型化的今天,我认为孩子需要在被很多人关爱的环境中茁壮成长。为此,在鼓励父亲参与育儿方面,除了要求做父亲的在职场上应该改变免费加班、下班后喝酒的传统习惯之外,更重要的是希望父亲们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能够带着感情、有意识地主动参与到育儿工作中来。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