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塑造孩子的性格(13)

父母的品格:决定孩子的一生 作者:(日)坂东真理子


撒谎、伤害他人、欺负弱小、言行粗暴、不负责任之类的坏事,无论是否被别人看到,是否被别人允许,坏事就是坏事。

区别的标准就在于一个人的道德伦理观。父母应该把道德伦理观的标准教给孩子,让他学会判断作为一个人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

不依赖孩子

孩子对父母的绝对依赖到几岁为止呢?

抱在怀里喂奶的婴儿、一看不到妈妈就哭闹不停的幼儿、拉着妈妈衣角在外面散步的儿童,关于孩子成长的每个时期的记忆都会深深印在父母脑海里。对父母来说,无论孩子长多大,20岁也好,30岁也罢,孩子终究是孩子。

只不过,现实是完全不同的。孩子真的会长大,离开父母的时间会变得更长,和父母相比会更重视朋友的意见,会爱上家人以外的某人。在漫长的人生中,父母和孩子亲密无间的时间长也不过八九年。这是一段转瞬即逝的短暂时光。

正因如此,在和孩子相处的日子里,父母要尽量不留遗憾地关爱孩子。但无论爱有多深,都不应该把孩子永远庇护于自己的翅膀之下。父母要随时观察孩子的成长趋势,为孩子独立、自立做好准备。

在父母的潜意识里,被孩子依赖是十分开心的事。希望孩子永远是长不大的、依赖父母的孩子。

特别是没有自己的生活目标,除照顾孩子之外无事可做的父母这种感觉会更加强烈。而且,父母潜意识里会害怕孩子自立,不再需要自己。有时还会通过“到多大都是个孩子……” “还向我撒娇呢”之类的牢骚,来确认自己对孩子的重要性。

嘴上说“我不在的话,他们什么都做不了”的父母,其实在精神上特别依赖孩子。也许是父母离开孩子无法生活。

如果父母抱有这样的态度,孩子到多大都无法自立。父母首先需要离开孩子。

为了能离开孩子,父母应该随着孩子的成长,逐渐扩大自己的活动范围和兴趣范围。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