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就自觉不自觉地将“你能行”、“你真棒”信息,内化成“我能行”的自我意识。
得到正确肯定的孩子往往充满自信心,父母应常以口头表扬或肢体语言(如鼓掌、摸头、拍肩、亲吻等)鼓励孩子,让孩子心里产生荣誉感、责任心,从而更努力向上。激励孩子的努力,莫过于给予一个适时强而有力的肯定。
许多实例证明,有些孩子之所以变得越来越自卑,一个重要原因是父母以完美主义的态度过高地要求孩子,孩子可能时时处处被包围在批评乃至埋怨的海洋中。长此下去,自信便可能丧失殆尽,每做一件事他在潜意识中往往会对自己做出否定“我不行”、“我的脑筋不好使”、“别人就是不喜欢我”等等。
那么,什么时候该给孩子肯定呢?心理学家给出了以下几点:
1. 当孩子以全神贯注地精神专心从事某项事物时,不论他成功与否,都应该给予嘉许与肯定。
2. 当孩子愿意与别人分享自己的作品、心爱的事物,以及一段难忘的经历时,父母应该在语言与行为上立即给予一个肯定的赞美。
3. 从小教育孩子应有的礼貌及负责任的态度,当孩子遇到师长、亲邻能主动问安道好、扶助弱小时,就足以证明其已具有良好的礼貌和善良的爱心,要适时给予肯定的鼓励。好的礼仪受人喜爱,将来会促使孩子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4.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好奇心永远跟随,当其对父母询问“为什么”时,对孩子表现出的探讨问题、追根究底的精神,不但不应抹灭,更应给予支持与肯定。
5. 孩子人格发展中,情绪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当孩子愿意将心里的喜怒哀乐与父母分享时,除了当一个称职的倾听者外,不要忘了给孩子肯定。
6. 当孩子懂得与别人互助合作完成任务时,表示其人际关系已获得宝贵的经验和技巧,应给予嘉许与肯定。
古人云:“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与孩子沟通,首先要尊重孩子,肯定孩子的长处,对孩子的进步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在此基础上再指出孩子的过错或不足,这样孩子就容易接受大人的意见。否则,一味地数落、责怪孩子,只会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影响家长与孩子间的沟通。
让孩子做自己的主人
邻居的儿子小涛上五年级,我和小涛的妈妈很说得来,经常互相串门聊天。我发现一件事情,每次去他家,都是小涛的妈妈在陪他做作业。我说:“为什么不让孩子自己做作业呢?”“你不知道,这孩子自理能力差,你要不陪着他,他写着写着就玩起来了。”我这才知道,不单单是在写作业这件事上,生活和学习中的每件事小涛都让妈妈操心。比如装书包,你不给他收拾,他不是丢了课本,就是落了作业,还得给他送到学校去。“这孩子真不让我省心啊,要是有你家甜甜一半懂事就好了。”小涛的妈妈感叹说。
我说:“孩子这样,错不在孩子,错在你身上。”“什么?”小涛的妈妈瞪大了眼睛。我告诉她,应该让孩子做自己的主人,从小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因为孩子不可能永远是孩子,他们将来必定要走向社会,而未来的生活道路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的。一个自立能力强的孩子,在他未来的生活道路上,往往敢于搏击生活,主宰自己的命运;相反,缺乏自立能力的孩子,则常常表现出没主见,胆怯怕事,依赖性十足,意志薄弱,经不起一点小小的挫折。可见,从小注意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道理我也懂,但这孩子就是管不住自己,你说我该怎么办?”小涛的妈妈面露难色。我说:“就拿写作业这件事来说,你让他自己写,他愿意一边写一边玩,你就让他玩去。至于这样做的后果,你可以提前告诉他:一是他什么时候写完什么时候睡觉;二是他写不完等着明天挨老师批评;三是他可以早晨早点起来写。在这个过程中,你不要催促他,也不要批评他,你让他自己做决定。”小涛的妈妈决定按我说的试试。
过了一天,我又去他家,小涛的妈妈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