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项修炼 让孩子看到一个更上进的父母(11)

好父母的7项修炼 作者:杨辉素


有玩积木的,有和布娃娃过家家的,有在搬运东西的。奇怪的是,孩子们都不发出声音,教室里出奇的安静。我目光寻找着甜甜,看到她正和两个小朋友围坐在一起做游戏。我轻轻地敲门,老师出来了,我说有事要接走孩子,老师走到甜甜身边,低声给她说着什么,之后看到甜甜收拾好自己的小书包,又走到墙边拿下自己的衣服穿好,她向老师挥了挥手,轻轻地出来了。这一切没有任何声音,甜甜出门时,孩子们目送着她,也是没有一个人说话。

回家的路上,我忍不住问甜甜:“你们怎么那么安静?”“这是纪律呀,老师说了,每一个小朋友都要遵守纪律,上课时间可以活动,但是不要影响别人。”我深深佩服老师教育的高明,如果只把纪律强调成孩子背过手去,像木头人一般不许动,对于三四岁的孩子用强制的方法也不是不能做到,但违背了孩子的天性,因为这一时期的孩子本来就是活泼好动的。老师让孩子自由活动,但告诉孩子这是在上课,不要影响别人,孩子能做到就说明他们已经懂得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道理。

父母既要给孩子爱,又要给他们设立规矩,爱要体现原则与理性;规矩要不仅改变孩子的行为,更要改变孩子的内心。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应该从孩子的身心规律给孩子制定规矩,比如告诉孩子在外玩耍的时候不要跑到马路上、不要接近滚烫的炉子、不要独自到河里游泳、不要擅自使用厨房的刀具、回家要守时、出门要告诉父母自己的去向等等,要告诉孩子这些规矩是为了保证他的安全。还有客人来了要懂礼貌、进父母房间的时候要先敲门、不经允许不要擅自取用别人的物品 给孩子定了规矩,就要求他必须执行。这需要爱与管教的高度统一,让孩子必须承诺会按规矩行事,这也是对孩子自信心和自控能力的培养。

朋友的孩子小博在上小学二年级,小博是个让老师和家长都头疼的孩子。他不遵守纪律,上课满教室乱跑,课堂被他搅乱了,老师也没法上课。他课下还总是攻击其他孩子,不是从背后猛推一下把人推倒,就是一脚踹到人家身上,同学们都躲着他,没人愿意跟他玩。老师叫了多次家长,朋友软的硬的教育方法都使遍了,可是小博依然如故。后来老师说小博可能得了多动症,建议带小博到医院去看看。医生也确诊了小博的病情,给他开了很多药,可小博吃了这些药一点都不管用,反而出现了头疼、失眠等严重的副作用。

朋友焦急地问我怎么办。我说小博其实是个很聪明的孩子,他的主要缺点是不懂得遵守规矩,想一想,你们有没有从小给他渗透这方面的意识呢?朋友想了想说,没有,孩子小时候就把孩子交给农村的爷爷奶奶抚养。爷爷奶奶很惯孩子,要星星不敢给月亮的,孩子也没上过幼儿园,直到该上一年级了,才从农村接回来。我说问题就出在这里,小博的成长过程中,省略了一段幼儿园时期的教育,别的孩子在接受纪律教育的时候,他正在农村的场院里追赶大公鸡,在他的大脑里,他完全没有纪律的概念,他只是觉得上课累了就要跑一跑,下课推同学一把是一件很快乐很刺激的事。要想改变孩子,你们要真正地去爱孩子,了解他心里的想法,在他信任父母的时候,逐渐给他讲明白做人要守规矩的意义。

朋友惭愧地说,她很后悔把孩子送给爷爷奶奶抚养,直到现在,孩子还是说爷爷奶奶最亲,心里跟他们隔着一层,而他们也从没有认真想过孩子的内心,只是一味的溺爱和一味的训斥。从那以后,朋友开始耐心地对待孩子,陪他一起玩,给他讲故事,慢慢地补上童年缺失的一课。逐渐的,小博开始信任父母了,父母给他讲了什么是规矩,应该怎么去遵守,他也能做到了。后来,小博由“问题”孩子,成了一个“正常”孩子。想起曾让孩子大把地吃治疗“多动症”的药物,小博的父母感到后怕,他们差点毁了孩子。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不应把纪律仅仅看成教育的手段。纪律是教育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