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风云塘马4(1)

风云塘马 作者:刘志庆


罗忠毅与廖海涛肩并肩地从村东向村西走去,路过茶馆时,见到杨氏,杨氏忙从屋中走出,“罗司令,廖司令,喝点茶吧。”

“不用了,大婶,”罗忠毅微微一笑,“我们要开会去了。”

“你先准备些热水,等会儿炊事班的老吴要提些热水。”廖海涛吩咐道。

“放心吧,刚才老吴已关照了,老虎灶上的水快开了。”

罗、廖二人边走边谈,不知不觉来到祠堂前。

太阳已上树梢,红艳艳的光照在高大的刘家祠堂上,祠堂坐北朝南,西望三排高房由北朝南排开,房屋间连着围墙,围墙上覆有半面斜坡的屋檐。那墙面,石灰剥落,斑斑点点,色泽灰暗,剥落处可看到厚大的青砖,墙面上偶现护体的船形铁片。人字形的屋顶斜坡上,左右排列着泥土烧剥的黑色龙头,那宽大的嘴巴张开着,对着天空,似欲吞下天上飘下的所有雨水,两对龙角斜翘着,犹似丛林中的鹿角,这虽不如帝王宫殿屋檐上的造型那么优美,可龙头线条的简洁、刚劲,给这古老的建筑陡增了一股壮美,这和建筑传达的精神十分吻合,昭示着建筑庇荫下的群体具有顽强不屈的精神。

罗、廖走到祠堂前了,前排房东西长达五十余米,粉墙黛瓦,瓦垄上几株杂草在风中摇曳,屋脊上也有一排长龙龙头,同样用嘴巴张开伸向天空,那屋檐上的滴水檐,一字排开,犹如吐出的舌头承受瓦垄之水的冲刷,夏日一线而下形似瀑布,冬日则为根根冰凌,阳光下折射着七彩之光。

墙面一样的斑驳,中间一巨门洞开,那门楼距屋檐有数尺之长,滴水檐下,是宽大的门罩,上有山水图案,用水磨青砖雕刻而成。刀工之精良细腻,一看便知出于名人之手。

那宽大的门,厚重结实的门板,硕大的狮形铜叩门环,还有那高高的门槛,门上的四个粗大浑圆的门当威武而有气派。

哨兵行礼,罗、廖点点头,一前一后抬腿,跨进门槛。

一对精美的马台恭迎着,这马台形似石鼓,一大一小,大者直径两米开外,小者半米开外,紧紧相连,是用一块巨石雕成,一高一低,与底座紧连着,底座是木质的,外面刻有精美的鹿松及兰花图案。

罗忠毅摸了一下石鼓,凉凉的,滑滑的,石质细腻,纯青色,厚重、凝重,廖海涛拍了一下石鼓,石头发出清脆的响声,清越、清幽。

门楼后上方挂着一块巨匾,那遒劲的大字令人目眩,“刘氏宗祠”,细看左边的竖排小字为“康熙十五年建”,门后一侧,两门相对,各一房舍,罗、廖北望,宽大的天井出现在眼前。

天井大部分是明晃晃的,围墙、房舍遮挡所成的阴影与阳光朗照的明亮形成了强烈的反差,那地面全是青石板,巨大的光溜溜的青石板,上面的凹痕记载了久远的历史。石板与墙面连接处的枯草静静地卧躺着,几只麻雀倏一下从明晃晃的石板上飞起来,又飞向屋顶中间的屋宇上。

罗忠毅来到塘马人称之为明堂的大天井中,抬头望了望湛蓝的天空,又低头用鞋子踩了踩坚硬而又光滑可鉴的青石板,“老廖,砌一个祠堂真不容易呀,这些石头多宽大呀,每块有几吨重,这需要多少人力物力呀。”

廖海涛也从阴影处走到明艳艳的阳光中,“是呀,罗司令。”他习惯地称罗为司令,因为自抗战成立二支队后,罗便一直是他的上级。

“乡村虽穷,可祠堂雄伟,祠堂是家族聚会议事之地,中国政权到县以下就得靠家族治理了。族权很大,且我们中国人向来崇拜祖先,这祠堂既是供奉祖先之灵位,又是施行族权的场所,所以造得大都较为雄伟。罗司令,我们闽南客家人的祠堂不也是雄伟壮丽的吗?”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