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得有道理,”王萍脱下草帽,用帽子扇着风,一丝阳光照在她的脸上,她的脸膛顿时闪亮起来,“不过,”她沉吟道:“这溧阳和别的地方不一样,这普通话也不是一点听不懂,因为这儿有许多苏北人杂居其间,俗称‘江北佬’,那太平天国失败后,清政府把他们迁徙过来的,这江北话和普通话很相近,老百姓熟悉江北话,这普通话也就不难懂。我看呀,用用地方话,用用普通话,不碍事。我也不会说溧阳话,我说上海话,吴方言在吴地大家听得懂。”
“几种话交替说,可不好办,不协调,宣传要受影响。”文清不无担忧。
王萍皱了一下眉,“这倒也是,南腔北调不好办,弄不好会变成滑稽戏。”突然她眼前一亮,“对,我们不妨南腔北调,采用活报剧的方式,又说又唱,这南腔北调也就不碍事了。”
“对!”文清左手摸着后脑勺,大叫一声,又猛地右掌拍在大腿上,“对,用活报剧,用活报剧,小王,我们说干就干。”
文清脑子特别灵活,和王萍一合计,便决定采用老舍词、张曙曲的《 丈夫去当兵 》曲子,进行现场演出。王萍也拍手叫好,两人立即在塘马村西刘家祠堂石板铺地的明堂里演练起来。王萍随新四团在郭庄宣传时曾和其他女战士站在长凳上宣传过,她发现句容的百姓见到女兵很新奇,便纷纷围拢而来,她们趁机便宣传起抗日的道理。但在后周街她的这身打扮似乎并没有引起多少人注意。她脱下军装,穿上农家妇女的夏日服饰。那文清穿了一件布纽扣短衣,腰间束了些许麦草,一改昔日文弱之形象,顿添了些许土气,然后他敲起了从塘马村中杨氏茶室中的竹板。这竹板一响,马上吸引了许多百姓,他们纷纷涌来,翘首观望。王萍则用地道的上海话面对着相互拥挤的百姓来了一段开场白,“大伯,大婶,大哥,大嫂,兄弟姐妹们,后周的父老乡亲们,今天我们十六旅宣传队来后周镇进行抗日宣传……”她先用在郭庄宣传时那段开场白对围观的百姓讲了一通,然后用普通话朗声叫道,“我们十六旅奉罗旅长、廖政委之命,在苏南积极抗战,新四军没有被消灭,我们还在抗日,只有新四军才是真正抗日的。我们希望你们不要轻信国民党的言论,积极投入到抗日的洪流中。”
文清又敲了一下竹板,用半生不熟的溧阳话说道:“老乡们,坚持抗战,反对分裂,全民抗战,一致对外。大家去当兵,狠狠打日寇,下面演出开始。”
这边王萍边演边唱,那边文清边唱边演。“丈夫去当兵,老婆叫一声,毛儿的爹你等等我,为妻的将你送一程。”
这文清、王萍根据歌词的内容扮做一对夫妻演着送别的情景。他们唱一段,再对白一段,用虚拟的动作,表达着夫妻的难舍之情……
“丈夫去当兵,老婆叫一声,毛儿的爹你快快走,为妻不再远送行。盼你平安回家转!盼你多杀东洋兵!你若不幸身先死,英魂莫散喊杀声。”
观众愈聚愈多,争相观看,相互拥挤,把街头的一角塞个水泄不通。文清感到一阵激奋,许久没见过这场面,这场面还是五六年前随彭冲在漳州宣传时出现过。王萍演到动情处,泪花四溅,一方面是因为自己扮演活报剧中的妻子,完全沉浸在自己所演角色的情景中,另一方面她看到有着良好基础的后周百姓完全支持新四军,同仇敌忾抵抗日军,他们脸上的表情、相互间的语言和肢体动作已明白无误地显示出来了。王萍感到骄傲,她为有这样好的百姓而骄傲,这种骄傲之情远胜过一年前她在横山遇险为“外婆”所救时为“外婆”骄傲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