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气是“尝试”,是不停留于想法上的大胆突破,是把想法转为实践的行为。有句话说:“虽然论理改变不了情感,但是行动可以改变情感。”不论经过多少深思熟虑,提出多少论据,这些都很难改变一个人的情感,也很难让人做出行动。然而,用实际行动大胆地去尝试,情感就会随之出现变化。因此才有了“付诸实践,情感才能改变”这句话。
不是一心想着“我要变得厚脸皮”,就能变得厚脸皮。话虽说“想要有所成就,就需要勇气”,但是勇气也不是轻易产生的。首先,尝试是最重要的,在尝试的过程中,自然会产生勇气,又因如此,在良性的循环中,最终实现梦想。
我的大学同学当中,有一位是大伙公认的“爱情专家”。他是一个在追女孩子方面有着过人实力的家伙。再怎么仔细地打量他,也找不出值得称赞的地方,他的相貌丑陋,而且还总是脏兮兮的。钱也不多,学习成绩也不好,是一个没有一点值得称羡的家伙。我们看着与这样的家伙挽着胳膊,嘻嘻哈哈约会的女人,心中暗骂她们是“愚蠢至极的女人”。
虽然如此,我那个朋友却总是能够找到漂亮的姑娘,每天都过得滋润快活。所以令我百思不得其解的就是“女人”。她们为什么不喜欢干净利落、仪表堂堂、彬彬有礼的人,偏偏喜欢这种像小混混一样的家伙,我真是搞不明白。不过现在我完全懂了。了解了生存法则之后,我明白了他身上所具有的超强武器,那就是厚厚的脸皮和过人的胆量,而且他还有着果断地把想法转变为行动的勇气和实践能力。
我其他的朋友们整天光想着“向对方表白之后,遭到拒绝的话,该怎么办?那该有多丢人啊”之类的问题,而且还占卜和预想一些将来根本不会发生的事情。终于,他们在这种胡思乱想下,连试都没试过一回,就选择了放弃。他们在犹豫不决的过程中,放走了许多美好的姻缘,自然而然地落入到了“单身贵族”的行列里。
我那个“爱情专家”朋友,只要有喜欢的女人,就会不顾一切厚脸皮地去追求对方。当然,他也不是屡战屡胜,遭到拒绝、以失败而告终的次数似乎更多。不过,在反复的遭到拒绝和失败的过程中,总会出现接受他的女人。因此,他才会不停地走桃花运。
甘地说过,“一次行动胜过一千次的祈祷”。托马斯·亨利·赫胥黎也曾说过,“人生的目标中,最重要的不是知识,而是在于实践”。就是说,比起懂得其中的大道理,大胆地尝试才是重要的。
约翰·拉斯金是英国的批评家、社会思想家,关于他的“实践轶话”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在牛津大学担任教授的时候,一次在赶往教室为学生讲课时,不巧遇上了下雨天,路面十分糟糕,他的裤子和衣服上溅满了泥水。他冒着雨赶到学校,走入教室后,他拍打着衣服,对学生们说:“由于来教室的路十分糟糕,我吃了不少苦,你们觉得该怎么做好呢?”
学生们的回答是:“那当然要修路了。”于是拉斯金这样说道:“那现在马上出去修路吧!光懂不实践是无济于事的。”
按照拉斯金的话,全体学生们出去整修了路面。其后为了告诫后人们重视实践的拉斯金的教训,那条路被命名为了“拉斯金路”。
想要赢就要重视“尝试”。树立目标之后,不能一味地在脑子里构想,要通过实际行动来实践。连接想法和行动的“纽带”就是果断和勇气,而勇气就是依靠“尝试”来实现的。
就以因《去六日药店》这本畅销书闻名的金成吴为例,一个欠了600万而负债累累的债务人把药店壮大成了拥有十三名药剂师的企业型医药集团。在他的成功例子中,我们可以真实体会到勇气和实践的威力。下面就听一听他所讲的话。
我从坐进出租车的那一瞬间开始,就反复咀嚼着“去六日药店”这句话。我坐到了后坐席上,但是比预想中的难以说出口。因为那是一个在路过时,不仔细看绝对不会被发现的4.5平方米的小药店。作为那家药店主人的我要亲口说“去六日药店”,觉得怪不好意思的。心中越来越觉得害羞,不过,我还是鼓起了勇气。
“司机,去六日药店。”
“六日药店?那是什么地方?”
果然不出所料,司机不知道六日药店的位置。每当我坐出租车的时候,都会说“去六日药店”,然后等司机问那里怎么去时,再详细地说明具体位置。万事开头难。一次次鼓起勇气说出了口,慢慢地就觉得没什么不好意思的。
为了宣传位于偏僻角落里的小药店,我这样坚持做了3年。终于在马山和昌原,流传开了“如果出租车司机不知道六日药店的话,那肯定就是间谍”这样的话。药店因此打响了名号,顾客也自然而然变得越来越多。
——金成吴,《去六日药店》
不管是爱情,还是事业,想要实现目的,就要突破脸红和害羞,鼓起勇气尝试是关键。想要获得,就要去实践。勇气是实践的动力,做其他人不敢做的事情就是有勇气的表现,勇气又是厚脸皮的另一个表现。
以厚脸皮面对一切
不会去实践的人,只会整天想象。想象得越多,脑海里浮现的也将会是越来越艰难的事情。想得越仔细,否定要素就会放大百倍,最终会制约行动。与此相反,有勇气的人比起想象,更情愿选择果断干脆地去付诸行动。厚脸皮的人用行动证明着威廉·莎士比亚的“想象中的恐怖,比现实中的恐怖更大”这句话,反过来理解的话,就是说“实际情况其实要比想象中简单得多”。
没错,现实要比想象的要简单得多。对心事越是反复地去猜想,就会变得更恐怖、更让自己胆怯不安。不过,大部分人都会在尝试之后,对自己白白担心了一场而感到后悔。下面就举一个在商界中,有关“推销”的例子。有人说“人生就是自我的推销”,而下面的这个例子也将会成为鼓舞我们人生的典型范例。
销售汽车和保险、投资商品的推销员们,在公司接受各方面的教育和训练。怎样靠近顾客、如何说服顾客等,他们将会学到这些方面的各个技法。为了让推销员们和陌生的顾客顺利地打交道而进行的克服害羞和社交恐慌的意识教育是其中的重要一项。虽然会对每个推销员进行相同的教育,不过在实战方面,每个人之间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差距。有的人会马上进军职业推销员的行列,销售业绩逐日剧增;与此相反,有的人停滞不前甚至倒退,最后三振出局。产生这种差距的关键在于有没有胆量和勇气,在培训中所学到的技巧是否在实践中得到灵活的运用。
职业推销员和业余推销员,成功的推销员和失败的推销员,分析产生这种差距的要素的话,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能否遵守“大胆地去尝试”这一条。
在推销这一行业中,接近顾客是非常重要的。即使掌握着很多推销的技巧,也不会对提高业绩起决定性的作用。即使在心里进行了无数次推销的预演,若是不能去实践的话,再精彩的排练也将变得毫无意义。想象和理论不是推销的要诀,首先要以厚脸皮的程度勇敢地去接近顾客,这才是重中之重。
新手推销员为了找顾客走到大街上,肯定会觉得前方一片阴暗。那种心情只有做过推销员的人们才会懂得。他们会犹豫到底要向谁推销自己的产品。想象一下自己要向一个陌生人推销产品的情景吧!那会是一件让你脸不由得变红,背上直冒汗的事情。
因此,大部分人在刚开始做推销的时候,都会从自己熟悉的亲戚朋友入手。对于已经形成了关系文化的我们而言,只能以“认识的人”和“与自己有着关系的人”为中心,开始做推销。如果对方是自己熟悉、认识的人,在实践上会比较轻松一些,少一些尴尬。因此,才会以自己认识的人、有关系的顾客为中心开始自己的推销工作,等再也找不到自己认识人的时候,就会举手“投降”了。据说在一年内,有60%的保险推销员会辞掉自己的工作。推销员们的离职率如此之高的原因就在于难以突破关系文化这堵厚厚的墙壁。
在推销方面,如何接近陌生的顾客决定着事业的成败。那么,怎么做才能接近陌生的人呢?其实很简单。面对陌生人时,不顾面子,迎面而上。想要这样脸皮当然要够厚。脸皮厚才不会有所顾虑,才敢大胆地去尝试。
如果不尝试,只知道在脑子里想象,脑海里浮现的只会是各种各样的困难。闭着眼睛想象一下自己推销商品的过程。你担心到的问题肯定不只是一两个,一定会预想到了让你害羞得脸红的情况。想象“初次见面的顾客,对自己冷淡的话,该怎么办”这一问题,还有遭到拒绝后,将自己转身离去的凄凉背影留给人家,肯定也是很没有面子的事情。越是想,越是会觉得这是一件让人心酸、狼狈、可怜、丢人、脸红的事情。不过就这样自己一个人胡思乱想的话,以一般人的胆量是很难向陌生人发起挑战的,畏惧感会越来越加深,最终向放弃一步步地靠近。
因此不要顾虑太多,先大胆地去尝试吧!鼓起勇气去实践一下吧!厚脸皮地站出来吧!实际并没有想象中那么艰难。与你接触的人中,说不定会有很好说话的人。也有可能会碰上与你的朋友认识的人,或者有可能遇上正打算要买你推销的商品的人。
这些人中会有被你的勇气和挑战以及诚实感动的顾客,如果你运气好,说不定有些顾客还会向你介绍他的朋友。从中你自然也会明白,现实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可怕。虽然由于缺乏勇气而不敢尝试,只会胡思乱想,让自己更加害怕,但是当我们真正面对时,就会发现,在很多时候,实际情况比想象的要容易很多,这就是推销,这也就是人生。
如果你想展现你的勇气和厚脸皮,就先行动起来吧!在你行动的过程中,就会发现并没有想象中那么艰难,你会勇气倍增,更加勇敢地去迎接不同的挑战,从而达到一种“勇气的良性循环”。这个简单的原理将会加快你成功的步伐。越是困难的事情,就更要厚着脸皮去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