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行李箱之曲 1(3)

行李箱之曲 作者:(美)迈克尔·康奈利


没有穿他那些挺括的诺德斯特隆牌①的衣服,这有些不寻常。不过博斯认为他能猜得出原因。埃德加穿这样一身便服,基本上可以使他免于干脏活:通知死者家属。

他们靠近劳斯莱斯时放慢了脚步,似乎这里发生的事情会传染似的。轿车尾部朝南,坐在碗形剧场上方的观众对这里可以一览无余。博斯重新考虑了一下他们的处境。

“你们就这样把这位老兄从车里拖出来,任由那些从烧烤店里买来了酒食的观众大饱眼福吗 ”他问道,“你们觉得这样的画面在晚上的电视新闻里看起来如何 ”

“嗯,”埃德加答道,“我们认为这个主意该由你来拿,哈里。你是组长。”

埃德加微笑着眨了眨眼。

“对,不错,”博斯不无调侃地说,“我是组长。”

博斯还不习惯于组长这个称呼。从他正式受委派调查一宗谋杀案算起,到现在也才不到十八个月,让他带领一支由三名探员组成的小队有些勉为其难。他为缓解压力而强制性休假结束后,于一月返回工作岗位,当时被分派到了好莱坞辖区的盗窃案组。刑侦处处长格雷丝?比利兹中尉解释说,这样安排是为了让他慢慢适应到刑侦工作状态。他明白这只是托辞,她早被告知要把他安置在什么地方,但他毫无怨言地接受了降级的处理。他知道最终他们还是要来找他的。

八个月来博斯就只是做做书面工作,偶尔抓抓小毛贼。有天他被叫到了队长办公室,比利兹告诉他,她正在做人事上的调整。这个辖区的重案要案侦破率跌到了历史最低点,超过百分之五十的凶杀案成了悬案。她上任快一年了,也不得不承认,直线下降的破案率是在她任内出现的。博斯原本可以告诉她,下降的部分原因在于她没像她的前任哈维?庞兹那样在统计数据上做手脚,庞兹总是想方设法虚报破案率。但博斯终于还是没说,而是安静地坐着听比利兹讲述她的计划。

计划的第一部分是自九月一日起博斯调回重案组。一个名叫塞尔比的瘦小警探办案不力,由重案组调到盗窃案组顶博斯的缺。比利兹还调来了一个干练的年轻警探凯兹明?赖德,她们以前是太平洋辖区刑侦处的同事。而被分派到好莱坞辖区的九个刑事警探要编成三个三人小队,每队由一个三级警探负责。博斯是其中之一,于是他被任命为第一小队的队长。

这番调整的理由无可指摘――起码报告上写得头头是道。大多数凶杀案都是在发现后四十八小时内告破的,否则就根本破不了。比利兹想破更多的案,因此她打算在每件案子上使用更多的警探。报告上也有些部分看起来不是那么妙,尤其对九个警探而言:原先有四对搭档去侦破凶杀案,而这次调整意味着三件案子就是一轮,而非先前的四件一轮,每个警探的工作量加大了。这同时意味着要处理的案件增加了,公务更多了,出庭时间更长了,加班更频繁了,压力也更大了。这当中他们能忍受的只有加班。但比利兹铁石心肠,对警探们的抱怨置之不理。她的新计划很快为她赢得了一个响亮的绰号――“子弹”①。

“有谁与‘子弹’通过话了吗 ”博斯问道。

“我打了电话,”赖德说,“她去圣巴巴拉度周末了,不过在桌子上留了个电话号码。她会尽快赶回来,但怎么也需要一个半小时才能到这里。她说她先得把丈夫送回去,然后直接到局里去。”

博斯点点头,走到劳斯莱斯后部。他马上闻到了一股臭味。味不浓,可确确实实闻到了,不会搞错。这和别的味道不一样。他再次自顾自地点了点头,把公文包在地上放好,打开,从里面的纸盒中取出一副橡胶手套。然后他合上包,把它放到身后几英尺远的路侧。

“好吧,我们来看看。”他边说边戴手套,手套粘在手上的感觉非常令人讨厌。“我们围拢一点,不要让剧场里的观众看到他们没付钱的表演。”

“这有什么好看的。”埃德加靠上前时咕哝道。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