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人本概念(5)

人本教练模式 作者:黄荣华


人生中没有什么是静止的,活着本身是一个演变的过程,人们朝着他心中 Why 的方向演变。因此,要协助被教练者经常性地洞察到牵引他行为的"Why"。中国的圣人们就善于问"Why",非常重视每一件事情的动机,"君子慎始,差若毫厘,谬以千里"(《周易》)。佛学里有一句话:"菩萨畏因,凡夫畏果。"佛家提到的菩萨往往能够看清本质,一眼就看到了万事的起因;一般人只追求结果,看到的也是结果,没有去探求产生结果的根源,追求结果却又对不好的结果万分畏惧。

指人的信念和心态,是人的生命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很多人经常思考人生的方向,也明白目标,但却很难达到目标,究其原因,是不知道有效的心态,也没有保持积极的心态。心态影响行为,心态不适当,将导致行为的方向偏离目标的方向,达不到目标也就不足为奇了。

人本教练模式方法和工具就像人们脚下的鞋子,穿上鞋,人们才可以脚下生风。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道理几乎人人都明白,只有把工具(What)准备好了,做事就会顺利而快捷,行为就会更加有效。人类发展的历史,是方法和工具不断更新的历史,古代人们乘坐马车出行,靠烽火传递消息,现在则乘坐飞机远游,通过移动电话和互联网来相互联系。高科技的不断发展,让人们的视野和活动范围得以扩大。

在人生三端中,Why 是人存在的根本,也是人存在的目的,How 是人以什么样的心态去存在,What 则是人在存在过程中使用的方法和工具。

一个只探究 Why 的人,也即整天只琢磨人为什么活着的人,如果不调整心态,不磨炼本领,那他在现实中的能量会受到限制。一个只考虑的人,不问事情的根由,不学习知识和方法,那他可能是一个无所追求的乐天派。一个只用手段和工具的人,缺乏积极的人生指引,没有适当的心态,他可能促进社会和组织的进步,也很可能适得其反。"利其器"能否善其事",有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为什么要利其器 以什么样的心态去利其器在这里用旅行来比喻人的三端。我们要计划一次远行,首先要清楚去哪里 为什么要去那里 这是找到"Why"的过程;其次是我们应该在旅行中保持什么样的心态,或者是想收获什么样的感受 确定内心深处的;然后考虑是坐火车,还是坐飞机达到目的地,怎么样才能得到想要的感受 选择并决定"What"。当目的地清楚了,原因找到了,内心想要的感觉确定了,就开始计划时间,准备远行的装备和手续。

教练提倡"对人不对事",是从人生三端入手,弄清楚对方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有什么样的心态 然后激发他调整心态,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工具。人的问题解决了,事情自然迎刃而解。

人本教练模式是西为中用,古为今用,人生三端暗合中国传统文化 的主流思想。"人"字之首乃"因",人生中的为什么,人生究竟要到哪里去,人从何处而来等等问题,其实就是"因";"人"字之捺是"道",内心修炼,自我素养,诚意正心,都包含在"道"中;"人"字之撇是术",术在甲骨文中指道路,《广雅》也记载术为道路:"术,道也。"术就是到达目的的路径和方法,术是我们拥有的技术和工具。

老子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