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九点领导力(8)

人本教练模式 作者:黄荣华


心理合同是非正式的,有很多不确定性,你可以变更合同的内容。假如你借朋友珍藏的一本书,答应一个星期看完,可是你由于出差而只读了一半,而你又非常想看这本书,你别忘了与朋友协商,为你的承诺增加补充协议"。对方的期待同样会随着"补充协议"而调整。承诺这个心理合同可以处在不断变更和修订的状态,不过,要双方协商,达成共识。

你以往的行为常常被人们作为期望的基础,人们据此来判断是否相信你的宣言。以往的行为构成了你的诚信。银行贷款,有一项是评估企业的信誉,它根据的就是企业以往的还贷承诺。企业以往言而有信,信誉就好,获得贷款的可能性就高。

在一个企业中,每个成员和不同的管理者,在任何时候都存在没有明文规定的一整套期望,这就是组织的承诺,影响着个人对组织的投入与认同程度。如果企业违反承诺,将使员工产生较低的信任和工作满意度,那些体验过这种违约的人更倾向于离职。在组织行为学中,有一种关于组织承诺的问卷,能够预测离职现象,甚至更能预测"离职意向"。可见承诺对于一个企业的重要性。

诚信是人和企业的基石。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行何以哉 "做人没有诚信,不懂得基本的行为要求,就像大车失輗,小车失軏,怎么能"行走"呢 孔子的学生子夏也说:"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末信则以为厉己也;信而后谏,末信则以为谤己也。

君子得到民众信任,才能动员民众;没有得到民众信任,民众认为你在刁难;君子得到君主信任,才能谏诤君主,没有得到君主信任,君主认为你在诽谤。

人本教练模式信口开河,言而无信,是对诚信最大的破坏;敢于宣言,兑现承诺,可以务实诚信的根基。

聚焦诸葛亮能够赢得世人的尊重和感动,是因为他心无旁骛,一生的行为都在兑现承诺。他知道自己命垂旦夕,仰天长叹,手书遗表:"死之将至,愿尽愚忠何期病入膏肓,命垂旦夕,不及终事陛下,饮恨无穷 !"他还说老家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倾,家里人的生活不成问题。至于他自己,"臣在外任,别无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宫,不别治生,以长尺寸。

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也。

按现代说法,这是诸葛亮写的一份"遗嘱",在申报家里"桑田"财产后,诸葛亮说家里不会有更多的绸缎、外面也不会有任何产业钱财,不至辜负皇上的信任。诸葛亮任蜀汉丞相,后主称他"相父",内外大事几乎全是他操心处置。这样的实权地位,如要敛财简直易如反掌;但他无意谋取钱财,全心全意投入了兴汉大业。

很多人的承诺难以实现,是因为有太多的诱惑和干扰,不能专注于宣言的目标。有一个重要的公式:P=p-i,第一个 P 是 performance,指外在表现和成绩,第二个 p 是 potential,表示潜能,i 是 interference,表示干扰。一个人的外在表现和成绩,是他的潜能减去干扰,干扰越大,成绩就越小。这个公式是美国的添 · 高威提出来的,他曾经是一名网球教练,后来将运动场上的训练方法引进企业界,催生了企业教练技术。

人的潜能是巨大的,干扰阻碍了潜能的发挥,降低了人们的表现,使人们达不到目标。在企业进行并购的时候,会传来各种批评的声音。听取建议当然有好处,但是如果并购者仅仅因为这些批评就放弃计划,那批评就成为了他的干扰。优秀的企业家在做战略决策的时候,意志坚定,力排来自企业内外的各种干扰,最终以事实证明决策的正确。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