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九点领导力(9)

人本教练模式 作者:黄荣华


如何判断一个人够不够专注,如何区分干扰 这与目标有关,所有与目标不一致的信念和想法,都是干扰。干扰并不一定是外人阻止你去实现目标,更多的表现在个人内在的信念和心态,集中地体现在内心的对话。

企业家投资新项目,肯定会听到各种声音,关键是这些声音在他心中产生了怎么样的对话,如果他有坚定的信念,有必胜的心态,就会对干扰绝缘,迈出革命性的一步。

对承诺的干扰有很多,比如拖延的习惯,"没关系,对方不会在意的自我安慰,"这件事情不重要"的自我判断等等。如果不排除干扰,承诺就会受影响,如果干扰占据了上风,承诺可能就无法兑现。最终留给别人的,只有一份遗憾,一丝不快,留给自己的,是内心的愧疚和信用的衰减。

找到真正的干扰,就找到了表现不佳的原因,教练要在这里对被教练者深入挖掘,否则对方有可能根本不清楚失信的真正原因。有时候,对方说出来的,或者他自认为是原因的原因,只不过是一种表象,深层的"不为"动机是潜伏得更隐秘的干扰。

承诺也是一个自愿的行为,没有人强迫你,除非你愿意。如果有些事情你不愿意承诺,你完全可以用拒绝来表白自己的真正想法,千万不要自欺欺人,伤害了别人,最终伤害到的肯定是自己。

承诺是执着于个人的自律,承诺就是看你的心思是放在哪里的,承诺就是你在说了以后体现出来的行动。实现承诺一定要聚焦。如果你不想做一个没有信用的人,那就把焦点放在承诺的目标上,排除所有干扰,漂亮地履行你的心理合同。

人本教练模式〔教练小智慧〕没有希望教练问客户:你的目标什么时候做到?

客户说:希望下周做到。

教练则回答说:没有希望。

这是在教练过程中常见的一种情况,背后隐藏着教练的挑战。

在文学作品中,希望是一个美好的字眼,表达着光明、青春、机会、活力、未来等等意思。但是教练的语言和文学语言乃至普通逻辑关系中的语言有着不同的含义。

在教练的范畴中,教练会挑战对方所说的"希望"。为什么呢?

因为在教练的信念中只有两个选择:要么不做,要么做到。

说"希望做到"的意思是:我很想要做到这个成果,但真正能不能做到则不是由我来决定,需要环境(外部因素)的配合。环境不配合我就不保证能做到了。

有些时候说"希望"是没问题的。比如:我希望你身体健康。因为你的身体健康是属于你并且要由你来实现的。但在做自己的目标、由自己主导时还说什么"希望"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教练要挑战的正是这种信念。因为这代表对方做到目标的决心不足,意向不强烈,不相信自己可以影响环境,在心态上还有保留。

根据态度决定一切的原理,心态上的保留会导致行为上的保留,进而影响成果。所以教练要说:没有希望。意思是——如果你不是百分之百努力的话,别幻想有什么理想成果。

类似的语言还有"尽力而为",意思是——我已尽力了,做不到是因为别的因素了,你还想我怎样?别再要求我了。

教练会听得到这些语言背后的心态,然后会挑战对方:不是希望做到,不是尽力而为,而是一定要做到。

所以,在教练特定的逻辑关系中,没有希望不是代表真的没有希望,它代表了教练的严谨和高要求。只有这样,被教练者才会真正提升达成目标的能力,而不是活在希望的幻觉当中。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