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竞争力是什么东西
时下,核心竞争力成为管理学界一个比较热门的问题。我想从以下几个层面讨论这个问题。
一、什么是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形成时间并不长,大概十年吧,原来是由一些企业战略研究专家提出来的,其目的是想从根本上解释企业生存和消亡的原因。美国的两个战略管理专家在1990年这么定义:核心竞争力又称核心能力,是建立在企业核心资源的基础之上,企业的智力、技术、产品、管理、文化的综合优势在市场上的反映。我国的专家们这样定义: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指企业独具的、支撑企业可持续性竞争优势的核心能力。详细表达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长时期形成的,蕴含于企业内质中的,企业独具的,支撑企业过去、现在和未来竞争优势,并使企业长时间内在竞争环境中能取得主动的核心能力。
有人把企业比喻成一棵大树:树干和主要树枝是核心产品,树叶、花朵和果实是终极产品,树根为维护企业的健康“提供养分,维持生命,保持稳定”,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理论界也有很多观点诸如“能力论”,“特殊能力论”,“核心能力论”,“激励能力论”。更具有代表性的是西方的学识论,他们认为核心能力是“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的学识”。美国的麦肯锡咨询公司认为:“企业核心能力是指企业内部一系列互补的技能和知识的结合,它具有使一项或多项业务达到竞争领域一流水平的能力。”企业核心能力是企业通过对其组织资本和社会资本的有机结合与发挥,而能有效地获取、协调和配置各种资源和技术一体化的优势能力。企业核心能力是企业自身所拥有的在其所从事行业中占优势地位的资源和能力。
综上林林总总的观点,我认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企业长时间形成的有自己独特风格的,在市场中逐渐形成和获得独具特征的可持续竞争优势能力。它是一种综合的长期参与市场竞争和发展的能力,它很少被外界干扰和复制,也不会被取代。它可能是实的产品也可能是无形的商誉,它可能是物也可能是人,它是具体的又是抽象的,它追求挑剔又无可挑剔,它与众不同又被大众认同。它不是唯一的单个因素,而它组合起来却能长期做成很多事情。二、对核心竞争力的误解
有很多人把核心竞争力神秘化和不可知化,认为那是了不得的力量。企业核心竞争力实际上是在企业发展过程中长期培育和积淀而成的,它蕴育于企业文化,深深融合于企业内质之中,是难以被其他企业所模仿和替代的一种基础性的能力,是一个坚实的平台,是企业其他资源的统领。
有人认为那是一招鲜,认为那是一出招便能制敌于死地的秘宗拳,这实在是大错特错。其实哪里有这种力量,寻求这些东西无疑是在找那长生不老的仙丹。即使有这种神秘的东西,在现在资讯高度发达的社会里,被人轻意取代也是极其容易的事情。它不是散打,是太极拳;它不是横空出世,是平平淡淡。它是所有企业资源的组合。三、核心竞争力的特点
搞清楚核心竞争力有哪些特性,以便我们对核心竞争力有更清晰的认识,也便于我们了解核心竞争力与其他概念的区分,也可以藉此判断企业有没有核心竞争力。
价值性。核心竞争力富有战略价值,它能为顾客带来长期性的关键性利益,为企业创造长期性的竞争主动权。企业的价值性不在于创造最大的利润,而在于创造合理的最佳利润。凡是谋取暴力的企业都不能长久,企业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生存,而后在生存的基础上发展,具有这种能力的企业就具备了核心竞争力。
独特性。这种独特性不是指某一种技术或者某一种能力,单一的技术和能力很容易被取代,核心竞争力的独特性在于企业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的自己的气质和风格。华润有华润的特点,GE有GE的个性,它是一种综合能力,是所有因素组合后的相对固化的品行。
拓展性。核心竞争力有力地支持企业向更有生命力的新事业拓展。这种能力是一种应变能力,是一种适应市场不断变化的能力,它掌握了做事的规律,它有一群这样的人这样的资源这样的机制。华润要进军的房产、啤酒、零售,都是华润在原有贸易的基础上的拓展。
模仿的高成本。这实际上对外是一种进入的壁垒,难于模仿的性质也是核心竞争力强大的组合能力。对内是一种长期受用并要不断培育的资源。比如我们华润的这个品牌,别人很难再造一个新的华润出来。但对于我们华润,仍要不断地培育核心竞争力。
不可替代。没有别的等价物替代,因为核心竞争力可能拥有公司特别的知识,或者是以信任为基础的关系,因为各种局限性,这是别的公司不能替代的。这是上一个特性的延伸。
长期性。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取决于企业长期积累的经验、教训、知识、理念,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绝不可能一蹴而就。核心竞争力不像实物资产那样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丧失价值,而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机制和经营者的爱护培育下,逐渐发展和壮大。
融合性。核心竞争力是企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企业对不同生产技能和技术整合的一种综合能力。
创新性。核心竞争力的发展壮大离不开不断的创新。四、如何培养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来源于多方面的因素,但不是形成后随即就为我所拥有的,核心竞争力和其他任何能力一样都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培养核心竞争力,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在产业链条上,要提高产品质量的价值保障。价值保障是一种有效过程,它要求企业在不断降低成本的同时,保证其产品或服务的价值不受影响。
要具备创新意识。创新的重点应放在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上,这两方面最终制约着企业的竞争力水平、效率和效益。
舍弃不兼容的活动和过程。只有学会放弃,才能使企业培育起独一无二的核心竞争力,面面俱到、贪大求全只会消耗企业的战略性资产。
潜心抓主业,将经营业务中的关键性活动培养成为企业的核心能力。多元化经营中的协同效应也非常的关键,宁总论述过这一问题,他设想将华润的大卖场作为华润其他产业的分销畅道,也是协同的最好应用。
核心竞争力的培养是在为自己事业的成功找支持,那些做大事业的人都是把这种能力的培养和创造放在第一位,为什么呢,因为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这是战略上的大事,这是生死存亡的大事。五、专业化和多元化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区别
专业化的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关键性技术。日本本田汽车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是其独特的、炉火纯青的发动机技术;日本佳能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则是高人一筹的光纤技术和微型电子技术。这是研究核心竞争力的专家们引用最多的案例。但不是所有的企业都以这种核心技术棋行天下,比如GE。而很多企业正是依靠着东方不亮西方亮的多元化逆风飞扬。
多元化细分起来有很多类型,最具有代表性的是贸易多元化、金融多元化和制造业多元化,而不同的多元化类型的核心竞争力也有不同的特性。这些不同类型多元化的企业实际上是有着不同的特定优势条件。正是这些特定的优势条件才使之形成了与其他不同的核心竞争力,它们珠联璧合,相得益彰。
贸易多元化的核心竞争力的特定优势条件是:
1天然的纽带机制。
2优越的营销机制。
3广阔的市场网络。
金融多元化的核心竞争力的特定优势条件是:
1已有的资金优势。
2内源的融资优势。
3资本运作的融资优势。
制造业多元化的核心竞争力的特定优势条件是:
1内在技术经济关联。
2共同使用的内部基础设施。
3管理模式、管理技巧的共同性,整合的有效性。
4营销网络的共用性。
5品牌的共用性。
6顾客群的群体认同性等。
这是成功的多元化企业所具有的特定优势条件下的核心竞争力形成的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