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篇 创业管理(4)

创业论语 作者:李书文


关键词2:竞争

速度市场竞争的必胜利器

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需要动力,这一动力便是竞争。竞争是如此重要,特别是在市场经济下,人们更是把竞争当作了生存和发展的黄金信条,以至于各行各业都在研究它、思索它,于是便有了迈克尔·波特著名的竞争三部曲。

竞争的形式多种多样,但竞争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获取竞争优势,实现企业的成长和发展。企业怎样才能获得竞争优势呢?众多管理学家和企业经营者们探索出了形形色色的赢得竞争优势的战略和方法。但是,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方法,要最终获得竞争优势,还有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速度”。

速度可以说是这个社会最珍贵的东西了,因为只要有了速度,就会有成功。速度带来的不仅是商业利益,还有更大的现金流量,更高的赢利能力及更高的市场份额。无论做什么事,无论在哪些方面,都要走在别人前面,都要超过别人才行。只有领先,才能获得竞争优势,才会有效益和进步。

在GE,人们都必须站着思考,“速度、简单和自信就是全部的商业要义”。否则,一切都是空谈。无论是采取低成本扩张战略、差异化战略、重点集中战略还是其他什么战略方法,如果老是跟在别人屁股后面打转,再科学再先进的策略又有何优势可言呢?

有人认为,搞企业应该稳扎稳打,步步为营,这样才能把企业做大做强。这与追求速度并不矛盾。速度让企业和企业人保持年轻。实际上,处处领先,走在潮流的前面,企业的发展反而更有活力,企业更能稳定、健康的成长和进步。相反,那些思维狭窄、步履缓慢的企业,倒是问题多多,风雨飘摇。特别是加入WTO后,中国企业面临国际跨国公司的竞争,没有资金优势和技术优势,也没有管理优势,只能在速度上超越对手,靠速度的优势来赢得这场竞争。海尔18年来保持了年平均80%以上的高速增长,但海尔同样走得步履稳健,几乎没有任何决策失误。

也有人认为,一味追求速度,会降低工作的质量。其实不然,有压力才有动力,挑战会激发人的热情,高速度会充分发挥出人的潜力,提高工作效率,也会使员工工作得更加愉快和充实,工作的质量和数量都会有所提升。

现在,质量的重要性似乎大大地降低了。比如手机或彩电,消费者关心更多的是其功能或外观造型,质量倒在其次,毕竟过个一两年或三五年又该淘汰了。如果按照10年的使用标准来要求其质量,真是显得有些多余而浪费,大可不必。当然,这并不是说忽视质量的重要性,不重视质量迟早会出问题。只是应该把速度放到较之更重要的地位,只要比竞争对手快一些,哪怕只是一点点,你就是赢家。

还有人认为,现代市场竞争是企业文化的竞争,是核心竞争力的竞争,速度是“退而求其次”的因素,不值一提。其实,企业文化和核心竞争力是本质,速度是其表现方式和竞争手段,只有靠速度才能把企业文化和核心竞争力的作用给发挥出来,才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如果企业在技术方面拥有核心竞争力,那么就要在技术方面领先对手,超越竞争者;如果企业在服务方面拥有核心竞争力,那么就要在服务方面奇招频出,留住更多的顾客;还有像在资源整合方面、营销方面等等,都要通过在速度上快于对手而表现出来。实际上,速度也应该是一种竞争力,一种犀利无比的战斗武器。

速度的打造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要靠不断的努力和奋斗,甚至还必须忍受痛苦和煎熬。企业与人都是一样的道理,要想取得长足的进步和质的发展,想成大事,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才行,然而,改变自己,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

那么,怎样才能提高企业的速度呢?

一靠创新。创新是速度的前提,速度是创新的保障。企业通过创新能够发现新的利润增长点,认清前进的方向和思路。只有方向明确,思路清晰,才会有更快的发展,否则,会茫然若失,原地打转,甚至南辕北辙。而有了速度,创新的成果就会更快地实现,创新的作用会更有效地发挥。

二靠精简机构,裁汰冗员。随着企业的发展,环境日益舒适,于是企业就从速度转向了控制,从领导转向了管理,从而形成了庞大的机构和众多的人员。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导致效率低下,动作缓慢。机构庞杂,会使得信息传递渠道杂乱,信息传递效率低下,从而导致决策缓慢,行动落后,管理成本和机会成本上升。冗员太多,会加大管理成本和经营成本,还会造成不必要的矛盾和内耗,影响员工的整体士气。

三靠简化制度和程序,给员工放权。要简化不必要的程序和制度,减少对员工的干预,释放出员工的工作热情、智慧和自信心,提高员工工作的自主性和独立意识,提高工作效率,按流行的说法,这叫作自主管理。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制度因素是必要的保证,但不是最佳境界,只有实现从无序管理到严格制度管理迈进,并逐渐向自主管理过渡,才能真正使企业走上良性快速发展的道路,自主管理是将来企业发展的趋势。比如海尔,甚至提出要将员工打造成一个个的SBU(战略事业单元),每一个员工都可以自主性的作决策和工作,果真如此,海尔将无往不胜。

四靠行动。贵在行动,詹姆斯·C·科林斯在其名著《基业常青》中总结出优秀公司的一种最重要的素质就是偏爱于行动,“试一试,而且要快”,要“敏于行而讷于言”。不管结果怎样,有所为总好过无所为。即使失败了,起码也有实验的价值。在海尔,到处可见一条醒目的标语“迅速反应,立即行动”。实际上,快速行动的成功概率要远远高于失败的概率。

找准方向,理清思路,卸下包袱,轻装上阵,迅速行动。这就是企业成功的最简单而又颠扑不灭的真理。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真理其实很普通,每个人的理解却各有不同,放大到行动上更是千差万别了。也许,这就是造就了多彩的企业存亡兴衰的原因吧!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