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节:名家十五讲(3)

北京大学爱心讲堂十年精华:从心开始 作者:美妙


从心开始:北京大学爱心讲堂十年精华 的后代”。“尊重祖先”就是对长辈要尊敬,“培育优秀的后代”就是对子 孙要教育。“尊敬”是基于“爱”,因此我们常说要“孝敬父母”。故《孝 经注疏》里说:“先爱后敬”、“爱之于敬,俱出于心”。虽然“爱”和 “敬”都发自内心,但“爱”是“敬”的前提。“家庭”对子孙的“教育” 是一种责任伦理(当然不仅限于是家庭的责任,也是全社会的责任),所以 《孝经注疏·序》里说:“夫子谈经,志取垂训。”孔子说《孝经》的目的 在于给后人以教训,因此基于“仁爱”的“孝”必须负有对后代培养的责 任。所以《礼记·学记》中说:“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 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返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因 此,对长辈的爱敬,对子孙的培育,都是出于人之内在本心的“仁爱”。

由此可以说,儒家的家庭伦理是基于孔子的“仁学”,以“爱人”为 核心,“孝”的本质属性是“仁爱”,其他附加于“孝”的内容,则可以随 着社会的变化而可变化。所以,“仁爱”对于人类社会具有“普世价值”的 意义。如果我们从孔子“仁学”的角度来解说“孝道”,那么也可以说, “孝”作为家庭伦理也具有某种“普世价值”的意义。就这个意义上说,儒 家“孝”的理念对建设“和谐家庭”以至“和谐社会”都是有意义的。

传统文化和道德的重建与回归

郭齐家

郭齐家,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著作:《中国教育思想史》《中国 古代考试制度》《中国古代教育家》和《中国古代学校和书院》等。主编:《中外教育名著评 介》《中国小学各科教学史丛书》《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全书》《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 法实务全书》《中国教育史研究·宋元分卷》等。

2008年6月,国际儒联叶选平会长在广州主持召开了“第二次儒学普及 工作座谈会”,在会中他说道:“国家主席胡锦涛先生提出要‘弘扬中华文 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从根 本看就是‘齐家、治国、平天下’。首要是如何‘齐家’。‘齐家’就要有 家道、家风、家学和家业。我们只有从自己做起,努力恢复中华传统文化, 将家的理念重新定义,用道义重建我们的家园,让新‘家’成为我们一生的 依靠和为之奋斗的目标。以这样的原点扩大到社会,乃至于世界,这样恢复 中国‘家’的精神和功能,世界和平才真正有可能达到。”

当今世界,除面临环境污染、生态失衡、资源枯竭、财富浪费等外部危 机外,还面临着深重的人性异化、精神下陷、意义丧失、生命迷茫的内部危 机。科学累积的成果愈多,人心愈向外贪婪奔驰;工具理性和技术统治愈强 大压抑,生命意义及精神自由的空间愈狭小。在现代化的过程中,优秀文化 急剧萎缩,人在精神麻痹中被“物化”、“异化”!

从心开始:北京大学爱心讲堂十年精华 早在1995年3月第八届全国政协会议上,赵朴初、叶至善、冰心、曹禺、 启功、张志公、夏衍、陈荒煤、吴冷西等九位德高望重的全国政协委员,他 们在016号正式提案《建立幼年古典学校的紧急呼吁》里,以焦急迫切的文 字,为我们敲响了传统文化正处于存亡绝续关键时刻的警钟:“我们文化之 悠久及其在世界文化史上罕有其匹的连续性,形成一条从未枯竭、从未中断 的长河。但时至今日,这条长河却在某些方面面临中断的危险。”“民族文 化是我们的民族智慧、民族心灵的庞大载体,是我们民族生存发展的根基, 也是几千年来维护我民族屡经重大灾难而始终不解体的坚强纽带。如果不及 时采取措施,任此文化遗产在下一代消失,我们将成为历史的罪人、民族的 罪人。”

一个民族的历史和体现民族精神的优秀传统文化与优良传统道德应视为 治国者的教材,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天下兴亡、民族存灭!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