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节:鬼谷下山(3)

茶当酒集 作者:马未都


以植物果实仿人工艺术品,匏器几无不能。明末有个举人叫巢端明 (鸣盛),明亡后远离城市,乡居生活,住宅四周种满葫芦,他擅作匏 器,自用的器皿,大都用匏制成,也不知有没有实物留到今天。匏制的 瓶、碗、盒、盘、鼻烟壶等,今人观之,仍瞠目结舌,让人觉得神奇, 其中最让人爱不释手的是一种冬养夏虫的匏器,俗称蝈蝈葫芦。

在无法纪录声音的古代,在北方漫长寒冷的冬季,倾听夏虫之鸣是 一个奢望。老百姓有这奢望过分,皇帝有就不算过分,为此,康熙皇帝 亲自耕种,成为楷模。学者看待此举有做作之嫌是学者的事情,看法归 看法,康熙一朝的匏器许多都因之堂堂皇皇地范有“康熙御制”四字, 历历在目,与器物同在。

将硬木事先雕成阴模,按一定法则组装在葫芦幼果上,强迫它长 成所需模样,称之为范。“模范”一词当由此来。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 难。葫芦范在模中畸形发展,失败多于成功。一个模一年只有一次显示 身手的机会,成功殊为不易。匏器的另一种工艺较之前者经济,绳之以 法则。将幼果勒扎成型,受力必须均匀,还不能影响其生长。这对工匠 的要求极高,阴阳向背,天灾人祸都可能使之前功尽弃。蝈蝈为夏虫,鸣声昂越。吴语中官蝈不分,仕途为人向往,这也是 蝈蝈受古人喜爱的潜在因素。画家绘夏趣图,也往往少不了蝈蝈,至今 在夏秋之季,仍有农民将此虫贩于都市,走街串巷都用不着吆喝,其鸣 声之响亮生动,诱惑着远离乡村的城市孩童,还有成人。每当树叶凋零,北风呼叫之时,再想听见蝈蝈叫声,已算是奢侈 之事。这奢侈,在皇帝身上顺理成章。入冬以后,宫廷中有专人分(音 奋,即饲养)蝈蝈,七七四十九天,脱壳七层,夜不能寐,将小若黍米 的卵培育成成虫,装入葫芦中,揣在怀里,任大雪纷飞,蝈蝈在人为的 环境中无忧无虑,振动羽翅,发出悦耳鸣声。一国之君,想保住江山,思想上一刻不容放松,事必躬亲。君主制 国家压在君主肩头的更是一副重担,谁让你一个人说了算呢?!皇帝高 高在上,吃穿住行,都有宦官操心,出行时黄沙铺地,鸣锣开道,百姓 均须回避,何况虫焉?为防刺客,紫禁城内除御花园等地均不栽树,太 和殿前,寸草不生,哪来虫鸣?

而皇上在他一言九鼎的地方仍觉得不甚舒服,满朝文武,唯唯诺 诺,变成一个臃肿的大包袱,落在皇帝肩上。在这时,皇帝期望摆脱精 神重压,期望倾听自然之声!皇上在蝈蝈的叫声中心理暂时得到安慰, 这种追求逐渐演化成一种时髦。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冬养夏虫,以求鸣声,重在听。蝈蝈葫芦亦因之在音而不在形上下功夫,据说工匠能使 蝈蝈在不同葫芦中发出宫、商、角、徽、羽五音;到后来,一方面由于 工匠取悦于皇帝,另一方面民间得以普及,葫芦演变成重形而不重音 了。同时又分出蛐蛐(蟋蟀)葫芦。器口用材上,象牙,玳瑁,虬角, 紫檀,唯恐不显其贵;工艺上,蒙心高起,尽雕工之能,穿枝过梗,以 能动而不掉为佳,从一动起,多至不等。我见有十八动之多蒙心,弹丸 之地,佛八宝,暗八仙,外加两鹤,虫一鸣,随之颤动,叹为观止。葫 芦外型,也嫌光素不过瘾,以范,掐,烫,雕,绘等手段,穷极工巧。

整整一个清朝,完整了匏器这种只属于中国,只属于清朝独特的艺 术。在外国人眼中,这门艺术不可思议,国人却不以为然,对于五千年 的文明古国,这属于雕虫小技中的小技,要不是倚仗年代近,恐怕早就 自生自灭了,哪儿会有实物留至今天呢!

最后捎带一句,清宫档案记载,新年伊始,太和殿两侧置蝈蝈葫芦 以万计,瑟瑟寒风中,新春盛典,皇帝龙袍加身,二十八人大轿抬至宫 前,届时,蝈蝈吟唱,金鼓齐鸣,一派勃勃生机。此形式庄重而又寓义 深刻,曰:万国来朝。寓大清国日益强大,世界各国前来叩拜。古人将 生活情趣赋予政治内涵,这是很典型的一例。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