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节:元青花的仿(5)

茶当酒集 作者:马未都


这样说来,绘画的技术掌握不再是天才们的独有,“自然的铅笔” 掌握在每一个端起相机的人手中,这种自然的艺术使创作平等,让充满 创作欲望的每一个人都可能成为大师。这一点在今天尤显突出。摄影作为艺术领域中最后一块处女地,大规模地开垦还是在二十 世纪七八十年代之后。西方重要的博物馆、艺术馆开始有意识入藏摄影 作品。许多摄影大师逐渐冲出自己的专业领域,闯入大众的视野,他们 的作品不仅仅只在展览上出现,还在拍卖会上出现,以缓慢攀升的价格 吸引了藏家的注意力。我们目前知道的摄影作品最高价格是2006年2月 14日在纽约苏富比创下,已故的美国摄影家爱德华?斯泰肯(EdwardSteichen)的作品《池塘月光》,卖了293万美元。另外,在世的德国 摄影家安德列亚斯?古尔斯基(AndreasGursky)的作品《99美分》 也连续创下近250万美元一幅的佳绩。资本作为艺术的赞助人,推动着艺术的发展。艺术虽然在金钱面前 常常不自信,但它总是闪耀着耀眼的光芒。一部当代艺术史,实际上仍 是一部由金钱(或曰资本)推动的历史。社会的信息传播速度及半径的 改变,深深地影响了当代艺术的价值观。德国著名的东方艺术学者雷德侯(LotharLedderose)认为中国艺 术的构成源于汉字的模件(类似偏旁部首)结构。所以,中国的艺术家 们对模件化的创作非常感兴趣,继而久之,中国的收藏家们也对模件化 的艺术品开始追捧。青铜器、陶瓷、玉器就不用说了,连绘画模式化创作也变得非常普遍。凡是有大量存世作品的画家都凸显这一特点。四王 的山水、郑板桥的竹子、徐悲鸿的马、齐白石的鱼虾等等,无论多少, 都可以视为是一幅画。创作者已在不停地重复自己,激情成了日常的 锻 炼。

由于信息业的发达,催熟了当代艺术。尤其中国的当代艺术中模 件化倾向严重,凡在国际市场赢得资本关注的画家无一不是这类画家, 张晓刚带有印记的同志,岳敏君的大白牙,方力钧的光头,曾梵志的面 具,等等。这种模件化的艺术倾向,恰恰迎合了当代社会对艺术品要求 量化的潜在心理。

而摄影,正是将艺术品量化的标准品种。

绝大部分艺术的初期创作一直苦苦追求其原真性(Echtheit)。这 个过程长达万年。我们今天能够看到的古罗马时期具有极强原真性的雕 塑,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在这期间,所有的艺术家们都极尽能事强调技 巧,再现原真性的艺术创作。可当摄影术发明之后,绘画艺术家们不再 强调原真性,印象派、野兽派、达达主义等等作品从观念上改变了人类 对艺术的万年追求。

摄影作品的重要性于此可见一斑。

摄影在发明了百年之后才逐渐贴近艺术。在它发明的初期,曾有一 场关于摄影与绘画谁更有艺术价值的争论。这场没有结论的争论实际上 是对新生事物恐慌造成的。摄影作为一种无干扰、无删节的纯客观的语 言手段,正是人类苦苦寻求的通用语言,这种语言的出现无可争议地成 为人类文明沟通的一次飞跃。百闻不如一见。今天,摄影艺术发展极快,许多观念时时更新。纪实、景观、新锐 三大板块以不同角度再现人类文明,跨越国界,跨越语言障碍。它让艺术的理解不再成为评论家的专属,让艺术的参与不再是少数人的炫技, 让艺术的拥有不再是权贵的特权,让每一个愿意亲近艺术的人同时拥有 精神与物质带来的双重快 乐。

本雅明说:“艺术作品的机械复制性改变了大众与艺术的关系。” 绘画的高超技巧使大众对艺术产生了膜拜之情,摄影改变了这些,它让 大众能够参与其中,品评高下。一幅好的摄影作品较之同时期绘画,其 艺术所达到的高度我们放在五百年后就可以看得清清楚楚。

清代瓷制笔

笔筒作为文房用具正式登上历史舞台,不会早于明代。有很多证据 可以证明此事:明代遗留下来的绘画作品很多,大量写实的作品应该能够准确记录文人的案头陈设,可明中期以前有关文人活动的绘画中并没有出现笔筒,这一点非常重要;目前完全可以证明是明朝笔筒的实物, 大多为明末万历天启崇祯朝的作品。由此大致可以推断笔筒的产生时间 当为明晚期。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