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最年轻的布尔什维克(3)

绝地蒋经国1925-1937 作者:郭晨


对于这种讲授内容和学习方法,革命青年蒋经国当时是能接受的,只是觉得不正常。后来他回忆在“中大”的学习时说,在校期间,“主要是学习列宁、斯大林的一些报告,重点学苏联的新经济政策和计划经济?教我们辩证法的一位老教授,我们都叫他‘疯子’。他的确是一个神经病?该校以代训中国干部为主,专收中国学生,希图大量地训练和制造各种各样的第五纵队。”

学俄语最要命,女俄语教师在黑板上写全了俄语字母,一个挨一个地教学生们发音,并请同学们一个个站起来单独纠正。小蒋被叫起来的机会比较多,因为他的外语基础差,口音又不准,学起来自然吃力。

在异国学习,小蒋明白外语是十分重要的工具,因此他对于俄语学习十分用功。其时,中山大学学员中只有刘泽荣先生编的一本《俄语语法》,一回宿舍,他便和大家一起争着看。平时,常常一个人躲在屋角默念俄语单字,记到一定熟练程度了,便与自己的好友乌兰夫、徐君虎等组成一个个简单的句子,用俄语对起话来。

中山大学的教员,绝大部分是莫斯科各大学著名教授,如教政治经济学的就是莫斯科大学的著名教授别里。他知识十分渊博,而且敢于发表自己一些独立的新见解,蒋经国和一些务实的同学都比较喜欢他。

中山大学实行校长制。先后有三任校长,第一任校长拉狄克,第二任校长米夫,第三任校长是威格尔。拉狄克校长也经常上课。拉狄克是波兰人,是德国工人党三巨头之一,因在德国领导暴动未获成功,卢森堡、李卜克内西牺牲后,他流亡到了俄国,专门从事中国革命的研究,号称中国问题专家。他曾当过第三国际的主席,经常叼着烟袋,一副不修边幅的大学者模样,很有口才,德文、俄文都很好,常常不拿稿子一讲就是三四个小时,讲课深受学员欢迎。蒋经国对他十分敬重。后来,斯大林将这位很有才干的校长按“反对派”处理了,蒋经国对此事十分不满。中山大学副校长叫巴维尔?亚历山大罗维奇?米夫,1925年底自乌克兰到莫斯科,任东方共产主义劳动大学(通称东方大学)副校长,很快调任中山大学副校长,兼任《中国问题资料》主编,以后当了共产国际东方部部长。这个衣着考究、风度潇洒的校领导是王明的靠山,左得很,学生们十分讨厌他。党委书记叫阿戈尔,波兰人,是个工人。所有这些人都给蒋经国讲过课。然而对蒋经国来说,最佩服的还是托洛茨基。

开课后的第三天,学生们到莫斯科工会大厦参加中山大学正式开学典礼。粉刷一新的礼堂墙壁上并排悬挂着列宁与孙中山的肖像,以及中国国民党党旗、苏联国旗。主席台的上方,挂着用中、俄文写的“中苏人民友谊万岁!”和“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两个大幅标语。开学典礼由担任过“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当时被苏联一些人称为“红军之父”的托洛茨基亲自主持。拉狄克在开场白里说:“中山大学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就是你们中国的孙中山先生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主张结出的硕果。”托洛茨基能言善道,手舞足蹈,热情洋溢,极富煽动性和感染力。他向学生们描述世界革命的大好形势,号召学生们努力学习革命理论,努力学好军事知识,鼓励他们革命——进攻——努力奋斗——不断地进攻,做旧世界的掘墓人,做新世界的开路先锋。他在赞扬国民党和蒋介石领导的中国革命之后,出乎意料地话锋一转警告说:“从现在起,任何苏联人,不论他是同志还是公民,若是蔑视中国学生,就不配是苏联共产党员或是苏维埃公民。”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