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洛茨基批评的是苏联人对蒙古人、中国人传统上的种族歧视态度,这种歧视态度就是革命后也照样存在。蒋经国和其他学生有时在街上会遇到苏联人极不友好地拦路问话:“朋友,你要买盐吗?”买什么盐呀?他们后来才了解,苏联人讽刺的是居留苏境的中国人的一项旧习俗——有人过世就要买盐裹尸防腐,送回中国老家安葬。这不是诅咒中国人吗?岂有此理!
蒋经国完全被托洛茨基的讲演口才和狂热煽动征服了。他情不自禁地对四周的同学盛赞托洛茨基的口才。托洛茨基那时候挺有名,在国内的时候,乃父蒋介石就多次向蒋经国推崇过托洛茨基,老蒋访苏时曾跟托洛茨基有过密切交往,很是投机。后来,托洛茨基还常到中山大学演讲,他能用英、法、德、俄多种语言演讲,学识渊博,才华横溢。蒋经国成了托洛茨基的热忱崇拜者,称他是“难得的军事天才”,其滔滔不绝口若悬河的演说,更是让小蒋佩服得五体投地,竭力仿效,后来小蒋也练得一套过人的演讲才能。
蒋经国一进入莫斯科中山大学就受到苏方热情的接待,他对这里的一切都感兴趣。苏联当时因多年国内战争造成经济凋敝、物资困窘、生活艰难,但中山大学学生的生活犹如“天堂”,苏联当局对中国留学生的生活照顾得非常周到。餐厅宽大明亮,学生们就餐时播放轻音乐。刚开始按照俄罗斯的习惯一日五餐,除早中晚三次正餐外,下午还加点心和夜餐。以后接受中国学生的建议改为一日三餐,面包黑白兼备,取之不尽,牛奶肉类绰绰有余。早点一般是面包、奶油或牛奶,有时也有大米稀饭或小米粥,不吃奶油的就给一个煎鸡蛋。中午每人一菜一汤一杯茶一道甜食,汤里有牛肉、土豆、西红柿。晚餐一大碗汤,汤里有煮土豆和烧牛肉,偶尔还供应鱼子酱。学生们如果吃腻了苏联口味,校方还雇了一名中国厨子做饭,让学生可以选择吃苏联菜或中国菜。为了满足中国学生的口味,曾派专人到远东采购海参、香菇等名贵食品。细心的小蒋发现,俄国同学的伙食却可怜得很,早点只是一块黑面包和两个土豆,至于中国学生吃的鸡蛋和豌豆,则连影子都看不到。小蒋很是震惊,在日记里写道:我感到震惊和羞耻,我是外国人,侨居异乡,却受到这样的照顾!
中国学生洗澡、理发、坐车、看戏都不用自己花钱。一个星期洗一次澡,凭学生证领衬衣、毛巾和肥皂。每人每月还发20卢布津贴。
同校的苏联学生可没有这样的福气,他们的生活标准不知要差多少倍。为此,蒋经国十分感动,觉得很过意不去。1925年12月3日,是蒋经国在中山大学的学习生活很典型的一天。“胸部向前挺,两手叉腰,开始呼吸!”
红场的大钟响亮地打了七下,克里姆林宫上的天色渐渐发出橘红色的美丽霞光。四十多个中国男女青年,冒着凛冽的寒风整整齐齐排在莫斯科大教堂前面做早操,呼出的热气一团团一缕缕飘向天空。这是孙逸仙大学的劳动大学生每天例行的第一课。
莫斯科12月的气候,已经非常寒冷,地上的积雪有三四尺厚,今天早晨的温度是摄氏零下39度。街上的电线被积雪包裹变成了白色,过路的车辆都发出一种“咔嚓咔嚓”压碎冰雪的声音。路上的行人低垂着头,好像有什么紧急事情一样匆匆跑过。这些中国学生都以为冬天有太阳的日子一定暖和,不料在莫斯科完全相反,今天太阳很早就出来了,天气却特别寒冷。太阳也被冻得瑟瑟抖战,无精打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