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看一个案例(7 1):
案例7 1:小红学钢琴
小红三四岁时,幼儿园老师奏出的流畅旋律、钢琴优美的音质使她对钢琴产生了浓厚兴趣,于是家里买了钢琴,请了一位有耐心的老师给她辅导。由于兴趣浓厚,她自己有事没事就去练习,每次老师来辅导时都会得到表扬,这使她兴趣更大,更加努力地练习 如此过了一段时间,她的钢琴演奏技巧也有了一些进步。
但是,好景不长,随着难度增加,每次留的练习都越来越难完成,付出同样的努力但进步不那么明显了,老师来辅导时的表现也大不如从前,这使小红有点兴趣受挫,主动练习的次数也比以前少了。
看到这种情况,小红的父母非常焦急,曾试图通过鼓励来激发她的兴趣,但效果不佳,于是只好“来硬的”,逼着她去练习。谁知这更加事与愿违,逼迫的结果反而使她更加厌烦和逆反,竟然不主动练习了!在努力了很多次以后,小红的父母也放弃了。于是,家里的钢琴闲置了好几年
不知道各位做了父母的读者有没有类似经历?其实,我相信这种情况普遍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那么,从系统思考的角度来分析,如何启动自己的“学习之轮”?如何应对上述案例中所提到的学习过程中的困境呢?采取“不打不成材”的策略,是否真的有效呢?
个体学习循环
从过程的角度看,我们人类的学习是一个循环。例如,孔子在论语中所讲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从系统思考的角度来看就是一个增强回路(如图7 1所示)。
在孔子看来,人们学了一些知识,然后经过练习,获得了能力的提升,这是多么令人高兴的一件事呀!于是,这进一步增强了人们学习的兴趣,从而构成了学习的循环。
从小红学钢琴的过程也可看出,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它可以启动人们的“学习之轮”。想办法调动和维持学习者的兴趣,是持续学习的根本动力之一。
近年来,很多关于个体学习的研究也是基于系统思考的思想,采取循环的方式来论述学习的过程。例如,考夫曼认为,个体的学习过程可以描述为“见 解 思 行”的循环(简称OADI循环,如图7 2所示)。
简言之,这一循环是这样运作的:个体通过对事物或经历的观察取得素材,对得到的素材进行解释、评估,加以理解,形成结论或假说,这是从实践上升到理论的第一次飞跃;然后,再把理论付诸实施,观察行动的结果或成效,以检验概念或理论的真伪,这是第二次飞跃,也启动了一个新的学习循环。
与此类似,大卫·科尔柏(DavidKolb)在整合了科特·莱温(KurtLewin)、约翰·杜威(JohnDewey)、吉恩·皮亚杰(JeanPiaget)以及其他几位学者的理论基础上,提出的一个学习模型(如图7 3所示),也是采取了类似循环的方式。
这一框架包括四个步骤:
我们通过自己之前的行动,拥有一些具体的经验;
接下来,我们反思这些经验,检视我们的行动所产生的结果与其他事件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通过反思,我们发现了先前未曾觉察到的事件的新的模式与趋势。反思可以训练我们的识别能力,使我们辨清自己的心智模式与所观察到的不同现实之间的区别。
通过“因果关系”分析,我们原有的心智模式和新的现实情况被整合成一种新的理论,发展了自己的世界观。
然后,我们运用这些理论规划新步骤,并继续把规划付诸行动,以此来测试我们的理论在新形势下的含义。
经过上述过程,我们又回到原点。从进一步的行动中,我们获得了新的体验,其中又有一部分被总结为经验,促使反思。我们就是这样不断地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