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当对方知道你已经理解了他的处境和感受时,真正的倾听和理解才会发生。
而且,只有当你的人格摆脱你自己的感受并进入对方的感受时,你才会真正地理解对方。这要求你不能漠然、不能以自我为中心。这是要真正地跨越分界线,或者如马丁?布贝尔(Martin Buber)所说,是要建立“我与你”的关系。对方是一个人,而不是一个“它”,不是一个物体。对你来说他是一个真实的人,你能够理解他、与他建立联系,他会知道这一点,因为你与他的联系会驱使你表达出来:
“听起来,这次合并已经给你们的生活带来了一些严重的问题。今天我想向大家保证,我明白正在发生什么以及我们怎样才能一起走出困境。”
想想看,要是他以这样的方式开始问答,会议室中的气氛会是什么样?从那一刻起,他将开始拥有一个齐心协力的团队,因为每一个成员都分享了别人的感受,都知道事情正在受到怎样的影响。随着彼此理解的加深,他们会团结起来相互帮助。我曾经看到过这种令人敬畏的动态。你开始听到有人说:“我给我的直接下属们找来了一个非常棒的重定位辅导员,你和你的团队也可以加入那些小组。”或者是:“那太糟糕了,我以前就犯过那样的错误。看看我当初是怎么做的吧,这有助于我们把一切理顺。”围绕着以移情为基础的相互关心,团结形成了。但是,这首先是因为你能超越自己的感受并进入他们的感受,然后让他们知道你已经理解了他们的想法,从而完成一个循环。整个过程是这样的:
他们对你说你进入他们的感受你把自己对他们的想法和感受的理解告诉他们他们感受到你已经理解了他们。于是,他们知道你与他们是“一条心”。
有了这样的交流,不仅你听到并理解了他们的想法和感受,而且他们也会知道你理解了他们,于是联系就建立了。除非已经完成了那样的循环过程,否则联系就不会建立,他们也不会对你放心。这要求你有一颗坦诚、同情的心。
不久前,我在一次有很多公司总裁参加的领导力会议上谈到了这个问题。在当晚的酒会上,一位男士走过来给我讲了下面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