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节:先有份工作比盲目创业好(5)

总裁的第一份工作 作者:邱恒明


1974年,24岁的郭台铭从一个熟悉外贸公司的同学那里,打听到有一笔塑料零件订单,正在找公司承接。于是,他与几个朋友商量办厂,把这笔订单接下来,注册了“鸿海塑料企业有限公司”,注册资本7.5万元,从母亲那拿了2.5万元。

不过一年时间,原股东逐一退出,企业成了郭台铭的全资公司,最终成就了台湾企业第一强的鸿海集团。

唐骏解读(打工皇帝):

我一向的观点是鼓励创业,反对盲目的创业。创业是要有前提条件的,比如说,资本也好,理念也好,商业模式也好,技术也好,团队也好,再加上个人创业的激情。我觉得现在的大学生,如果你拥有其中的某一项,拥有资本、拥有一项技术或者一个商业模式,那我觉得应该去创业,我鼓励你。

马云解读(阿里巴巴董事会主席):

我记得一个阿里巴巴员工进来第一天跟我说要创业,我说,五年以后要创业的话支持你;五年以后他说我还想创业,而且他已经成为很好的员工,我说,我支持你。

工作5年后创业我支持。创业是一个很艰辛的路,100个人创业,95个人死亡,你连看都没看一眼,还有四个人是你看着他死亡,众多的因素才能生存下来。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