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梦——现代人的古老仪式
越来越多的德国人开始尝试寻梦这种仪式,他们有的处于生命的转折期,有的深陷危机当中,还有的只是想尝试这种行为,却不知道自己具体所求。参与寻梦仪式的个人原因可能是以下这些。
◎ 过渡到一个新的生命阶段。
◎ 希望克服危机。
◎ 为自我的成长指明新的方向。
◎ 标记一种分离。
◎ 哀悼与告别。
◎ 让自己更加自信。
◎ 在决策时寻求帮助。
◎ 从父母家里解放出来。
◎ 寻找生活的责任。
在一个面向未来、高速度、快节奏、多媒体交流和追求成功的社会,古老的仪式完全显得格格不入。但是当我们想为生命赋予意义、支持和力量时,我们也需要缓慢、安宁、寻根反思和回想。没有对过去的反思和对根源的回忆,我们无法成长,有了这些,我们才能顶天立地。
仪式创造了一种特殊的体验空间。它隔离了日常生活的强迫和限制。仪式是生活中的一次憩息,它让我们能够接触自己的本性,接受从它而来的信息。在仪式性的空间内,我们可以感受、体验、尝试日常不能完成之物。这里,人们可以直视内心的景象和情感,开阔新的空间。仪式迫使我们停下来,反思当下,创造力量,继续前进。它能让我们弄清发展的方向。
寻梦仪式绝非新现象,几千年前几乎所有文化中都有过这样的仪式,即使现在,许多文化中也有类似的仪式。英雄游记题材的作品表明,欧洲早期就有对幻象的找寻。《圣经》中也有相似的例子:耶稣前往荒漠斋戒40天,摩西在西奈山上的“幻象”中接受十诫,雅各在孤独中与天使斗争。就连好莱坞的电影(如《终结者》或《洛奇》)中也有类似的内容,电影里的英雄努力想将自己(和他人)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这种电影对青年男性当然有很大的吸引力,因为故事中的英雄经历了一种“成年/过渡”,这或许是一种无意识的渴望,是一种我们的社会已不能再满足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