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羞惭因素"作崇的恶果
有一位心理学家一直在研究暴露焦虑症对人际关系的影响。尽管如此,我们对于人们为何如此容易掉入这一认知陷阱还是知之甚少。马修·麦凯(Matthew Mckay)博士在旧金山著名的海特·阿什伯利医疗中心主管心理治疗科,而且他作为临床心理医师从业已过25年。他在《关于承诺的对话》(Commitment Dialogues)一书中指出了一些恐惧心理因素,这些因素妨碍了人们建立长期稳定的恋人关系。这其中有一种是麦凯博士所说的"羞惭因素":有些人觉得自己的恋人在发现自己的真实面目--和他人无异,都是有缺点的正常人--之后会不再爱慕自己。麦凯博士这样描述这一心理特征:"如果别人看穿了我们的表象,如果别人偶尔看到了我们的真实自我,我们就觉得自己的内心暴露于阳光下,而且在情感上变得一丝不挂。"
麦凯博士还指出,"羞惭因素"在人际交往中会引起强烈的矛盾情绪。他认为有些人时常强烈地意识到自己的不足。终其一生,他们都在躲避受羞辱的感觉;他们总是感到自身价值的缺失,而他们也试图阻止别人发现这一点。麦凯认定这种恐惧心理始于孩童时期。也许源自父母们不停地贬低自己的孩子,向孩子们灌输"无价值心理图式"。或者可能来自麦凯所说的"逃跑倾向"--不愿意让他人看到自身的情感迸发,例如愤怒、沮丧和恐惧等。麦凯解释道:为掩饰自己的羞惭,大多数人会给自己带上无形的面具,扮演虚假的自我。通常情况下,他们会建立起虚假的人格面貌,以使自己显得自信十足、自控力强和完美无瑕。患有暴露焦虑症的男性经常显得极其自信--他们总是无所不知、刚愎自用且无所畏惧;患有这一病症的女性则要么行事强硬,要么显得冷漠平静。麦凯博士指出,不论有怎样的特殊表现,其目的在于"不让外界发现自己内心的痛苦和挣扎"。
暴露焦虑症的患者总是担忧如果他人认为自己弱小或是"软弱",那么自己的可信度就会下降。由此又产生了一连串的忧惧:他们害怕无法获得想要的东西,害怕周围人不再尊敬自己,害怕长此以往自己的地位、权威和对远大目标的追求会受到妨害。简而言之,他们害怕自己珍视的东西会逐个失去,就像挨个倒下的多米诺骨牌一样。因此,他们常常得出这样的结论:如果在不重要的小事情上让步,就会导致未来的覆灭。于是一些人就做出过度代偿行为,用极端手段确保自己的地位不受动摇。不幸的是,以暴力做出过激反应,不仅不能证明自身的强势,反而暴露了弱势,而且还削弱了他们竭力捍卫的社会地位。与他们所想的正相反,如果一个人勇于承认自身缺点,他反而更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