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公民记者(2)

微博力 作者:(美)谢尔·以色列


这本身就是件令人头疼的事。但当互联网自 20世纪 90年代末期兴起之后,它变成了一种需要用药才能治疗的头疼,而社会性媒体的到来则使病情进一步加剧,演变成了非常严重的偏头痛。

这种痛苦并不是由某一个显著的事件,而是由一系列数十年来频率和强度不断增强的事件造成的。第一阵剧痛或许发生于 1988年在线笑话收集者布兰德 ?坦普尔顿( ideas.4brad.com)创立号称第一家网络报纸—— ClariNet的时候。 1993年,这份网络报纸变成了第一家互联网公司,它也是首家需要付费阅读的网络新闻组织。

相比当时的大多数日报, ClariNet所赚取的只不过是午饭钱而已。但它体现出,你可以在互联网上以更快的速度,更便捷地组织、搜索和发现新闻。报纸当时觉察到,它们或许遇到了麻烦,但它们并不屑于采取任何行动,因为使用互联网获取新闻的人数非常少。

此外,对于已经站稳脚跟的报纸来说,转变商业模式是一种既耗费时间又有挑战性的尝试。这不仅仅是技术性问题,还涉及文化的变革。

《纽约时报》从事商业技术报道的著名记者约翰 ?马科夫曾经把博客比做“ 21世纪的民用电台播报员”——就是那些你在公路上开车时,一路喋喋不休地谈论五花八门的小道消息的人。

马科夫的描述或许并非奉承之词,但他的话有些道理。然而,我认为他严重低估了民用电台播报员的价值。

马科夫无疑是当代专业记者中的杰出成员之一,但在表达不屑的同时,他似乎忽视了那些领着薪酬“报道”来到地球让电影明星怀孕的外星人的同道中人。

此外,决定潮流的并不是专业的媒体人士,而是读者和观众。他们走到哪儿,广告商势必就会跟到哪儿。

1995年,雅虎横空出世,传统新闻媒体的广告收入开始悄悄溜走。随后, Craigslist开始提供免费的分类广告,头疼真的开始导致神经衰弱了。

新闻业传统的商业模式已经分崩离析。对于读者来说,同网上免费的内容相比较, 1年 100美元的订阅费用显得过于昂贵了。当地报纸上每行 2.20美元的分类广告价格,再也算不上是一笔划得来的买卖了。

这些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但人们忽略了昔日的新闻业中不可替代的资产:可靠、有效以及具有品牌效应的新闻组织。价值并不在报纸上,而在内容上。读者正在向网络上转移,许多报纸开始拖着脚步追随这些衣食父母。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