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过了不同秉性表现出来的不同性格类型之后,现在来谈一下性格修养方面我们应该追求的共性的东西。那就是从对人来讲,我们要平等、尊重、宽容和开放;从对事来讲,我们要平和,要有勇气,要有毅力,要执著。我想这些特质是我们性格修养当中,不管哪个类型,都应该具备的。
这里面最重要的是什么?是这两个:平等与平和。
对人,我们是不是能够真心地平等相待?这是一个非常基本也非常核心的问题。只有平等,才可能谈得上尊重;只有平等,才真正会宽容;只有平等,才能做到开放。因为不平等,你的心中必然存在歧视。这些道理大家可以自己去慢慢体会。下面主要针对平等来展开讲一下。
平等是非常重要的。佛教在根本上只讲四个字:平等、智慧。这是佛教核心讲的四个字。为什么它这么讲?因为平等和智慧是一个硬币的两面。
真正有智慧的人一定会平等地待人,绝不会居高临下,盛气凌人,当然也不会低三下四,奴颜婢膝。而你做到了平等,慢慢也自然会具有智慧。有一颗平等的心,你才能客观地去看这个世界,看明白那些规律和道理。所以它们是合二为一的。
西方人认为中国文化中缺少平等的概念,好像平等是西方的专利。可是实际上我们去看,西方人什么时候平等地对待过其他民族?他们现在国内的平等,是建立在能够掠夺其他国家财富的基础上的。缺少了这个条件,他们国内的情况就可能发生很大变化。当年卓别林讽刺挖苦的东西,可能就会再次成为他们的现实。
在实际中,做到平等非常非常难。对上,我们会恐惧,或者自觉不自觉开始溜须拍马。我们心中不自觉地对那些级别高的人存在一种敬畏,很难和他们真正平等地交往;对下,也很难。弄不好就是仗势欺人。好一点的是,是居高临下的“关怀”垂询:小李呀,最近怎么样?身体挺好吧?——以一个大领导的身份去关心那些面对自己诚惶诚恐的下属。真诚也罢,虚伪也罢,还是不平等。当大人物这么关心你的时候,在感激之余你需要保持点冷静,说不准什么时候你冒犯了他,他就换了一副你不认识的面孔。
我们常常会在领导面前讲话时感到紧张,在比你年轻资历浅的人面前吹牛会收放有度,潇洒自如。这都是内心中不平等的意识造成的。我自己也有这个毛病。给小学弟学妹们做讲座,我轻松洒脱,嬉笑怒骂,可是见了大领导,有时我也紧张、冒汗,怕说错话。
平级之间就更难了。上头就一个空位子,你上去了,我就上不去。平级之间是天生的冤家。 这个时候还能以平等的心态来对待别人,就是一种很了不起的修养了。
我在悉尼大学留学的时候,在学校图书馆来自中国大陆出版的中文期刊中,曾经读到了一段非常有趣的话:“我们都说女人生性好嫉妒。女人之间的嫉妒其实伤害不大,是在琐碎中透露出的无奈。事实上,男人的嫉妒心更强。只不过男人把自己的嫉妒包装成上进心,然后在社会上理直气壮地去相互倾轧,把世界搞得硝烟四起,不得安宁。”这种倾轧,大都是发生在平级之间。
平等,既是人格上的平等,也是在大家公认的游戏规则面前的平等,它更是所有的人在客观规律面前的平等。
前不久我的大学同学卢鹤京发给我一篇散文,是英籍印度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鲁德亚德?吉卜林(Rudyard Kipling,1865—1936)所作。他在这篇短文中讲的是什么样的人才能算作一个真正的人。其中一个条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