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辩证思考(1)

成长:从校园到职场 作者:谢耘


我们第二种认识世界的方法,就是辩证思考。这应该是中国文化的强项,西方人的短板,尽管“辩证”这个词是从西方传过来的。由于历史的传承,我们中国人比较容易接受辩证的思想。但是真正能够用好它,让它发挥重要作用,还是要下很大的工夫的。

辩证思考,其本质在于把研究对象放到真实的环境中去观察和分析,发现它与其他不同层面事物之间的真实联系,由此研究对象本身的发展变化过程和规律,而不是基于一套逻辑规则去演绎。辩证思考的对象本身,是真实的、不断发展变化的存在,而不像逻辑分析的对象那样,被静态地、清晰精确地界定,甚至被抽象成概念。辩证思考也会借助概念来进行,但是却不拘泥于概念的界定。比如在《论语》中,“仁”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出现了100多次。但是,孔子并没有给它一个明确的定义,而是不厌其烦地从各种实际情况出发,来对它进行立体多方位的分析与阐述。

所以,辩证思考注重的是真实动态过程。它也是跨层面的,因为在现实中,不同层面的事物是联系在一起的。这些特征使得辩证思考比较难以把握。

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常常会遇到一些让你哭笑不得的“辩证思考”。辩证思考,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有好有坏,然后就是没好没坏,没有是非对错,彼此没有分别了。很多人这样去分析问题,似乎非但如此,便不足以显示“宽容”与“豁达”。这样做,或者是类似东郭先生的无知,或者实际上是因为他自己有一个是非的判断,但是又知道理由不充分,便用这样的“辩证法”来混淆是非曲直。西方使用这种伎俩的人非常多,在他们的舆论宣传中很常见。这个风气现在也传到了中国。

“宽容”与“豁达”如果不以真理与正义为底线,而到了赞美谬误与纵容邪恶的地步,那就是混淆黑白,助纣为虐,或者是居心不良。

前面讲各种性格的时候,我一再强调不可简单地用好坏来评判。但是同时我还指出,在不同的情况下,它们是有区别的,适合做不同的工作或职业。这才是辩证法。不能说每种性格各有长短,所以无所谓好坏,所以大家都彼此彼此,用什么样的人做什么样的事情都无所谓了。

辩证思考,是既要全面整体地看问题,又要能够在具体的环境下具体地去分析,抓住特点和主要矛盾,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而不是面面俱到、四面出击。

在价值观和道德方面,现在非常流行一种从西方传来的“辩证思考”。一些人专门在伟人或英雄身上找弱点,找不足;然后在那些民族败类身上挖掘可夸耀的表现。如果不能达到把伟人和英雄贬低为平常人甚至是恶棍,把民族败类升华为人民英雄的话,至少他们会争辩:“你看,他们都有优点,也都有缺点,所以彼此彼此,没有高下之分”,以达到让流氓能够不受谴责地混迹于世间这个最低目的。

这叫诡辩术。诡辩术冒充辩证法行骗于世间,是许多心怀叵测,企图以真理、正义、良知、崇高和伟大来包装谎言,以邪恶、无耻、下流、猥琐,甚至以人性的名义去兜售兽性的人所采用的伎俩。这也是西方舆论宣传经常使用的一个手段。假话说上千遍,虽然变不成真理,却足以蛊惑人心,蒙骗世人,从而达到混淆黑白,抹杀是非的目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