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和孩子朝夕相处,其一言一行都被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并在成长的过程中模仿下来。孩子对父母的言行举止和表情态度非常敏感,父母言行影响着孩子的情绪、意志和行为,并逐渐转化为孩子的性格。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最亲密的伙伴,是孩子模仿和学习的对象。如果你不想让孩子乱丢垃圾,那么你首先检查自己做到了没有?如果你希望孩子在吃饭的时候不要发出声音,那么你确定自己做到了吗?如果你不想让孩子吃了晚饭就赖在电视机旁不走,那么你要看看自己吃了晚饭都在做什么?如果你不想听到孩子说脏话,那么你想想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语言是否文明礼貌……
总之,你的身教永远比言传具有更强大的力量。不要抱怨你的孩子不听话,也许就是你身上的坏毛病“传染”给了他。所以,父母有必要注意自己的言行。
汪铭今年10岁,是一所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他不仅顽皮好动,而且上课特别喜欢讲话,做一些怪异的小动作,是一个让老师和同学们捉摸不透的学生。他留给大家最深的印象就是他还有个让人啼笑皆非的毛病。
一天,一个同学跑到办公室对李老师说:“李老师,汪铭疯了,他见谁就亲谁,刚才死活要抱邓玲,现在两人厮打在一起啦!”李老师是汪铭的班主任,听到学生的报告,他马上跑出去,看见汪铭和邓玲正抱在一团扭打,于是急忙把他们分开。随后,李老师把汪铭叫到办公室,想问清楚他为什么要这么做,但是汪铭支吾半天也说不出来。
当天下午,汪铭的妈妈来接他时,李老师把汪铭的事情反映给他的妈妈。汪铭的妈妈听了之后说:“我和孩子的爸爸常年在外地工作,每年回来看孩子几次。每次见到孩子,我们都要忍不住抱一抱、亲一亲他,而且孩子很小的时候,我们就喜欢整天和他粘在一起,显得非常亲热。尤其喜欢亲亲他、搂搂他,直到现在还是这样。所以孩子喜欢与同学亲热,只要他喜欢哪个同学,就会与他紧紧地抱在一起,甚至还会亲吻他的脸……”
讲到这里,老师全明白了。于是推心置腹地对她说:“恕我直言,汪铭之所以会有这种的举动,与你们对他的教育很有关系。你们的一言一行都被孩子学会了,对孩子造成直接的影响。”李老师表示,希望他们教育孩子换个表达爱意的方式,让孩子学会用正常的方式向同学表达友情。
回家后,妈妈对汪铭说:“妈妈和你一起改正不良举动,好吗?今后妈妈教你怎么和小朋友们交流、示好,好吗?”汪铭重重地点了点头。以后汪铭的父母很少搂抱、亲吻他,最多牵牵他的手,只有当汪铭特别乖、做了好人好事,取得进步的时候父母才会给他拥抱。
汪铭怪异的示好方式源于父母对他过于亲昵的影响,父母怎样对汪铭传达关爱,汪铭就会用同样的方式向同学表达好感。可见,父母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孩子的成长具有深远意义。孩子身上的许多习惯,无论是好习惯还是坏习惯,几乎都是父母有意无意培养出来的。所以,在父母对孩子的早期教育中,需要规范自己的言行,以免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不良影响。
常言说得好:“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孩子从出生的那刻起,就把父母视为标本,学习、模仿父母的言行。为人父母应该理解孩子天生的学习能力,当发现孩子表现出不良言行时,需要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行,这样更有利于教育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