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后来,海伦的演讲逐渐扩大到了较远的地方去。
但是,不久就爆发了一次世界大战,世界被卷入一场浩劫。海伦对战争是充满着强烈厌恶感的,离开了原先居住的地方。这一时期,她的老师安妮也经历了痛苦的婚变,身体渐渐衰弱了下去。于是,她和安妮老师前往纽约市郊居住,就此想过段安静的生活。
新的起点
本来是打算好要过一段平静的生活,一封信却打破了这样完美的计划。
信是法兰西斯·米拉博士所写,他表示有意将她的《少女时代》拍成电影,而且希望海伦参加。在这样的一个意外之下,海伦兴奋前往,只是为了天真的想法,或者这样可以用广大的方式去感化更多的人,给予他们鼓励和安慰。就是抱着这样单纯的想法,海伦参加了演出,虽然并没有给影片带来多少的上座率,但是海伦对此却是很兴奋,这是一段奇异的经历。
绚烂重归平静,再回到自己纽约郊区的住所,如此过了两年宁静的日子。
海伦是真实的一个人,她的生活仍是一片困顿,开始为生计奔波了。她不敢设想要是她比安妮老师早些去世的话,安妮的晚年将是一个问题,她要努力地工作,赚取生活所需要的费用。她开始了在杂耍剧院的生涯。
从1920年开始,这一演就是四年。
海伦还是喜欢这段日子的,她感到身心是愉快的。通常,由安妮老师说明教育的方式,然后由海伦做简单的自我介绍。最后是由海伦来回答观众们提出的问题。安妮一向很关心听众们对她的反应,难得的是,到这儿来的观众都坦诚而热情,当他们觉得她的话有道理,或者令他们开心时,他们就毫不忸怩地拍手大笑,一点都不掩饰自己的感情。也因此,海伦总是很轻松、愉快地给他们最真诚的答案。
这里工作的酬金是丰厚的,远比写书来得轻松而丰富。也有人就此对海伦提出了异议,但是,海伦有自己的坚持,为了生计,她必须这样。至少在杂耍剧院中与观众们打成一片,不会让自己感到太拘束或太寂寞。
原以为海伦的生活就这样结束了。在出色的完成了一个伟大的成就之后,按照海伦的个性这是不可能的,总要再做点什么吧。
时值1921年,经过长期的组织策划,在许多人都认为有此必要的情形下,一个全国性盲人机构终于成立了。海伦的崭新人生也就此开始了。
纽约的M·C·麦格尔先生是该会的首任会长。麦格尔先生在开始时完全靠朋友们的资助经营此协会,1924年起,协会改变方针,决定向社会大众筹募基金,因此希望海伦和安妮老师共襄义举。海伦再次投身到了为盲人谋福利的事业上去了。
用心良苦地奔波在形形色色的高楼大厦,坐着电梯上上下下地去演讲,为了募得一些钱,也只能那样。虽然很辛苦,但为了给盲人社团工作带来点真正的福利,在当时的情形下也只有这样的方式才能实行。
这笔基金的目的,在于协助盲人们学到能够自立的一技之长,而且提供他们一展所长的场所;另外,也要帮助那些有天赋而家境贫寒的盲人,让他们的才能得以发挥,譬如那些有音乐天赋,却因家贫买不起钢琴、小提琴等昂贵乐器的。事实上,这类被埋没的天才委实不少。
3年左右,访问过123个大小城市,参加过249场集会,对20多万听众发表过演讲。这些数字可能是对海伦和安妮老师工作的最好的解释了。而此时海伦已经度过四十岁的生日了。这期间,海伦抓紧时间又写了两本书:一本是《我的宗教》,一本是自传第二部分《中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