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4年,海伦再次演说来到了华盛顿,时逢国会通过了有关拨款筹建国立盲人图书馆以及出版盲文书籍的提案。另外,住在华盛顿的好友——贝尔博士的女儿艾露滋夫人也为她们向大众呼吁,募捐的工作进行得异常顺利。孩子们、残障的少年、贫苦女工……在海伦的呼吁下,每个人的潜在爱心被唤起了,钱不再乎多少,只要是点滴爱心的积累。协会的工组开始步入了正轨。
欣喜的,感动的,全在海伦的奔波劳累中有了质的体现。
从那个讲台上站立起来的海伦是更加坚强和勇敢的,她的无声、无色、无语的生活已经被打破,即使还是一样的沉积和黑暗,但是她已经找到了开启黑暗的钥匙。海伦的世界已经不是一个小小的自家院落,旅行、阅读、演讲,即使生活在黑暗和沉寂中,她仍然可以象正常人一样过着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
她常常和异国的朋友一起交流;她去拜访实业界的大亨…… 与社会广泛地接触,更是扩大了她的生活的层面和空间。
其间,海伦经历了一场唯一的爱情。
29岁的法岗——她的雇员(秘书),当时海伦36岁,他们相爱了!
“一个快乐的小岛,周围是黑色的水流。”海伦用这样的语言来形容他们的爱情。家里人很是极力地阻止着这场爱情,母亲把海伦监护了起来。法岗虽然想尽办法和海伦见面和她联系,但是都没有成功,之后,放弃了,一场可能的爱情就这样夭折了。当时的海伦是多么渴望着一份感情啊 。
但是一切都只是奢望而已,她开始相信婚姻与她无缘,恰如音乐和阳光。
即使后来若干年之后,海伦始终没有忘记彼得·法岗。
知识点:共襄义举
襄:帮助,辅佐。指共同协助完成一项正义的事业。
重著书稿
1936 年 10 月 20 日,沙利文老师不幸辞世。
老师去世了,海伦悲痛万分。 她在日记中写道:“极度的悲伤就像是无边无际的——永恒的黑夜。”
此后,海伦到了很多国家进行访问。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一个圣诞节早上,她回到故土。 看到被烧的房子,她目瞪口呆,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好心的邻居请她住下来。 就在这时,战火又把她的房子烧得精光。她的许多信件,也全都烧掉了。最令她伤心的是她孜孜不倦、呕心沥血断断续续写了 20 年的《老师》一书手稿也被烧毁了。
她悲痛地呻吟着! 她痛哭失声!
要重建一幢房子也许不难,但要重写《老师》,对于海伦来说,真不是一件易事。一切都只有靠记忆了。海伦没有灰心。 她在邻居家中,在打字机上,又开始了顽强的写作。
她单枪匹马,独自一人干,不声不响地干。 虽然她的工作常因为盲人事业而中断,但她硬是把全书重新写完了。
到《老师》最后出版,她共花了 10 年时间!她认为:这是她最好的一本书,也是她最后一本书。老师若在天有灵,也会感动泪下的。
知识点:第二次世界大战
1939年-1945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是迄今为止,人类社会所进行的规模最大、伤亡最惨重、破坏性最大的全球性战争。战争进展到最高潮时,全球有61个国家和地区参战,有19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
交战双方是以美国、苏联、中华民国、英国、法国等国组成的反法西斯同盟与以德国,日本,意大利等法西斯国家组成的轴心国集团。战火遍及欧洲、亚洲、美洲、非洲及大洋洲五大洲。中国的抗日战争,也属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部分。